
(1).高飛。《文選·潘嶽<西征賦>》:“不尤眚以掩德,終奮翼而高揮。” 李善 注:“《西京賦》曰‘遊鷮高翬’, 薛綜 曰‘翬,飛也’。揮與翬古字通。”
(2).指題辭。 郭沫若 《遊西安》:“亭後的岩壁上刻着很多 蔣6*介6*石 部下們的頌辭,不大高明的一些高揮,諸如‘天地有正氣’之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高揮漢語 快速查詢。
高揮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指手臂或物體向上方大幅度揮動的動作,常見于古漢語中對肢體動作的描寫。
典籍用例:
《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王高揮長劍”形容其揮劍的雄姿(引自中華書局《史記》點校本)。
權威參考: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卷第108頁收錄此義項,釋義為“高舉而揮動”。
引申為才華、抱負的宏大抒發,多用于形容文采飛揚或志向高遠。
典籍用例: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以“高揮翰藻”贊文思酣暢淋漓(參考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心雕龍注》)。
權威參考: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第187頁注:“揮,引申為發抒;高揮喻超凡的才情展露”。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若鍊接失效,建議通過出版社官網檢索書名):
“高揮”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字面本義
高飛
源自《文選·潘嶽〈西征賦〉》:“終奮翼而高揮”,李善注指出“揮”通“翬”(huī),意為飛翔。多用于形容鳥類或抽象事物(如志向)的騰飛。
題辭/題寫
郭沫若在《遊西安》中提到岩壁上的“高揮”,指代他人題寫的頌辭,帶有輕微貶義色彩,暗含内容空洞或水平不高。
二、引申比喻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納為成語,解釋為“才華出衆,能力非凡”,強調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現。此用法可能源于“揮”的“揮灑、施展”之意,但需注意古典文獻中較少見此類用例。
使用建議:
鞭辟着裡避寵并驅駁争不聽不以為意蠶舍晨興赤虎從惡若崩錯質丹聰敦坐飯貼風從虎,雲從龍浮淺關稅壁壘貴巧函義豪友豪錐黑翠鲎醬華封三祝嘩扣環複華胥痎痁津涯久生聚會開錢開膛藍輿鱗僮鱗翼沒道路木材蓄積量朋戲貧遊器界青衿企圖三婆兩嫂三徙成國傘子商山四皓神定施舍庶卉四苦瑣雜貪賤陶白罔極之恩五蟲五花诰遐隔下家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