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代稱龍鳳。喻權貴。《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於是有弱冠王孫,綺紈公子,道不挂於通人,聲未遒於雲閣,攀其鱗翼,丐其餘論。” 李周翰 注:“鱗,龍也;翼,鳳也。” 宋 王禹偁 《拟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是以攀附鱗翼,際會風雲。”
(2).翅膀。《宋書·孫處蒯恩等傳論》:“此諸将并起自豎夫,出於皁隸芻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奮其鱗翼。”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鱗翼俟風水,青雲方阻脩。”
(3).魚雁。指書信。 宋 柳永 《傾杯》詞:“為憶芳容别後,水遙水遠,何計憑鱗翼?” 元 關漢卿 《古調石榴花·怨别》曲:“俺也自知,絶鱗翼,斷信息,幾時回。”
“鱗翼”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喻指權貴
代稱“龍鳳”,象征顯赫地位或權勢人物。例如《文選·劉孝标》中“攀其鱗翼”指依附權貴,宋代王禹偁《拟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也以此比喻政治機遇。
指代翅膀
本義為鱗片和羽翼,可引申為生物的翅膀。如《宋書·孫處傳》用“奮其鱗翼”形容将領崛起,明代謝榛詩句中“鱗翼俟風水”暗喻展翅待飛。
借指書信
古代以魚雁傳書,故“鱗翼”可代書信。如柳永詞“何計憑鱗翼”表達無法寄信的惆怅,關漢卿曲詞中“絕鱗翼”指音信斷絕。
特殊争議用法
另有少數資料(如查字典2025版)将其解釋為“密集排列如鱗片”,但此義項未被權威古籍佐證,可能為現代衍生或誤讀。
使用建議: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現代語境,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或辭書釋義。
鱗翼(lín yì)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多種含義。最常見的意思是指魚類、爬行動物或昆蟲身上的翅膀或鱗片。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東西的外表像鱗翼一樣,通常表示光滑、柔軟或美麗。
如果我們拆分鱗翼這個詞的部首,可以得到“鳥(鳥)”和“雲”。其中,“鳥”表示鳥類,而“雲”則是一個部首,沒有具體的意義。按筆畫計數,“鳥”部由2畫組成,“雲”部由4畫組成。
“鱗翼”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鱗”字在古代使用了“魚”部,而“翼”字則在古代寫作“羽”加“卯”。
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看到“鱗翼”這個詞的寫法,其中“鱗”字由“魚”部和“粦”部組成,“翼”字與現代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鱗翼”一詞的古代寫法是“鱗翼”,其中“鱗”字在古代寫成“魚粦”,表示魚類身上的鱗片。
下面是幾個使用“鱗翼”這個詞的例句:
1. 四季輪回間,樹木的葉片如同鱗翼般閃爍着金黃的光芒。
2. 仙鳥展翅,萬頃湖水因其鱗翼般的美麗而變得更加甯靜。
3. 這種新型材料的表面光滑如鱗翼,非常適合用來減少空氣阻力。
以下是與“鱗翼”相關的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鱗片、翅膀、羽翼、翅狀、光滑
近義詞:鱗甲、鱗片、翅膀、羽翼
反義詞:堅硬、粗糙、毛茸茸、有棱有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