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大館的意思、格物大館的詳細解釋
格物大館的解釋
清 末譯詞。指國家設的科學研究機構。 鄭觀應 《盛世危言·法國激勵人材說》:“ 法國 巴黎斯 京城,向有格物大舘。歲出諸題,重加奬賞,令人作論或著書。”
詞語分解
- 格物的解釋 ∶窮究事物的道理格物緻知 ∶糾正人的行為詳細解釋.推究事物之理。《禮記·大學》:“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宋 蘇轼 《謝兼侍讀表》:“恭惟皇帝陛下聖神格物, 文 武 憲邦。” 明 王鏊
- 大館的解釋 .古時對他國賓館的敬稱。《左傳·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來繼舊好,好合使成,臣之祿也。敢辱大館。”.指高大的館舍。 唐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題郡樓》詩:“自問有何才與政,高廳大館居中央。”.近代旅居
專業解析
“格物大館”并非現代漢語詞典中收錄的标準詞彙,它是一個具有古典意蘊與現代延伸的複合概念。其含義可以從詞源構成和現代應用兩個層面來理解:
一、詞源構成解析
-
“格物” (Gé wù):
- 核心含義: 探究事物的原理、規律。源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提出的“八條目”之首:“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 古典闡釋: 曆代學者對“格物”有不同诠釋。朱熹解釋為“窮究事物之理”,強調通過接觸、研究具體事物來獲得真知(即“即物窮理”)。王陽明則傾向于“正心”,認為格物是端正自己内心的念頭。
- 現代引申: 常被理解為科學研究、實踐探索、深入觀察與分析客觀世界的方法和精神。
-
“大館” (Dà guǎn):
- 基本含義: 指規模宏大、功能重要的館舍或機構。如古代的“史館”、“弘文館”,現代的“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大使館”等。
- 象征意義: 常帶有權威性、綜合性、公共性、文化性的内涵,代表知識彙聚、文化交流、重要活動的中心場所。
二、“格物大館”的現代意涵
将“格物”與“大館”結合,“格物大館”可理解為:
- 緻力于探究與傳播知識的殿堂: 指那些以研究、教育、展示為核心功能的大型機構。它強調該場所的核心使命是深入探究(格物)各類知識、文化、自然或社會現象,并将這些研究成果系統地保存、展示和傳播給公衆。這類似于現代的大型綜合博物館、自然曆史博物館、科學中心、大型圖書館或檔案館的功能。例如,故宮博物院既是文物收藏展示的“大館”,其研究工作也是對古代物質文化、宮廷曆史的“格物”過程。
- 彙聚智慧與啟迪思想的場所: 它象征着這是一個思想碰撞、智慧結晶、啟迪民智的重要空間。在這裡,通過實物、文獻、互動體驗等方式,引導人們觀察、思考、理解世界的運行規律(格物),從而獲得知識和智慧(緻知)。國家級或省級的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美術館等均可視為具有此類功能的“格物大館”。
- 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與學術權威的象征: “大館”一詞賦予了其莊重感和權威性,“格物”則點明了其學術根基和探索精神。因此,“格物大館”也常用來指代那些曆史悠久、藏品豐富、研究實力雄厚、在特定領域具有标杆意義的文化或學術機構。例如,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曆史與藝術領域的地位,或一些頂尖大學的圖書館和研究所。
“格物大館”是一個融合了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機構功能的複合概念。它特指那些規模宏大、以深入探究(格物)為核心使命,緻力于知識的收集、研究、保存、展示與傳播(大館),并具有公共性、權威性和文化引領作用的重要場所,如大型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檔案館等。其核心精神在于通過系統性的觀察、研究與展示,達到啟迪智慧、傳承文明的目的。
參考資料:
- 《禮記·大學》原文及朱熹、王陽明等曆代注解: 理解“格物”的原始含義及經典闡釋。 (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四書章句集注》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及研究出版物: 了解大型博物館的研究、收藏、展示功能。
-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及功能定位介紹: 了解國家級博物館的權威地位與綜合職能。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查詢“格物”、“館”等單字的權威釋義。 (大型圖書館或專業辭書數據庫可查)
網絡擴展解釋
“格物大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化背景:
1.傳統哲學概念的延伸
“格物大館”源于《禮記·大學》中的“格物緻知”,強調通過觀察實物、實踐探索來獲取真知。這一概念被後世學者(如李時中)引申為學習方法論,主張将理論結合實物研究,尤其在教育、科學領域提倡實證精神。
2.清末譯詞中的特定含義
在近代文獻中,“格物大館”被用作譯詞,指代國家設立的科學研究機構。例如,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到法國巴黎設有此類機構,用于資助科研課題和學術著作。這一用法反映了清末對西方科學體系的引進與本土化诠釋。
3.使用場景差異
- 傳統語境:多用于學術讨論,強調實踐求知的方法。
- 近代語境:指向實體科研機構,類似現代的研究院或科學院。
兩種解釋的關聯在于,清末學者借用“格物”這一傳統概念來翻譯西方科學機構,既保留了“探究事物本質”的核心理念,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内涵。具體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例如在古籍中多指方法論,而在清末文獻中多指實體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
安閑跋步牀犇厲補續廠址成羣作隊瞋蛙垂釣礎泣而雨大軸動脈注射督率二四繁匿負苓者腹囊高辭關鄽歸愛沆澤薦夢節華機灌進德敬若神明津浦鐵路鞠愛麗草骊宮漫長蔑須有命數冥坐暮暮念念呢呢旁求旁座胼胝手足癖好濮上風青雀旌秋緒瑟縮讪鄙上勤下順生石灰視同一律瘦眉窄骨俗句桃朱術騰黃恬雅條教同心合膽同心一力突鏡土浄讬寵沩仰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