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醴的意思、覆醴的詳細解釋
覆醴的解釋
《戰國策·燕策一》:“﹝ 蘇秦 ﹞曰:‘足下不知也。臣鄰家有遠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歸,其私之者憂之。其妻曰:‘公勿憂也,吾已為藥酒以待之矣。’後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巵酒進之。妾知其藥酒也,進之則殺主父,言之則逐主母,乃陽僵棄酒。主父大怒而笞之。’”後以“覆醴”謂隱瞞真相,代人受過。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主妾覆醴,以罪受戮; 王陵 庭争,而 陳平 順旨。”
詞語分解
- 覆的解釋 覆 ù 遮蓋,蒙:覆蓋。覆溺。覆蔽。覆被(遮蓋,喻恩蔭)。覆庇。 翻,傾倒,敗,滅:覆舟。颠覆。覆滅。覆轍(翻過車的道路,喻曾經失敗的做法)。覆沒(?)。覆水難收。覆巢無完卵(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
- 醴的解釋 醴 ǐ 甜酒。 甜美的泉水:醴泉。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覆醴”是一個源自《戰國策》的典故性詞語,其含義與“隱瞞真相,代人受過”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本義與出處
該詞出自《戰國策·燕策一》中蘇秦講述的故事:一位官員的妻子與外人私通,欲用毒酒謀害丈夫。妻子指使妾侍端酒,妾侍發現酒中有毒後陷入兩難——若遞酒則害死主人,若揭發則被主母驅逐。最終她故意摔倒灑掉毒酒,卻因此被主人鞭打。這一行為被概括為“覆醴”(打翻酒醴),代指為保全他人而隱瞞真相并承擔罪責。
引申義與用法
在後世文獻中,“覆醴”常用于比喻代人受過的隱忍行為,尤其強調犧牲自身以掩蓋他人過錯或保護他人利益。例如三國嵇康在《釋私論》中提到“主妾覆醴,以罪受戮”,即用此典故讨論公私界限。
文化内涵
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社會等級制度下底層人物的無奈處境,以及道德困境中的取舍。其核心矛盾在于“忠”(對主人)與“義”(對主母)的沖突,最終通過自我犧牲來化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覆醴》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重新釀造的醴酒。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酉”部,代表着酒類;右邊是“複”部,表示重新。它總共有16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話故事。傳說中,醴酒是神仙們的美酒,具有非常高的品質。而《覆醴》指的正是将已經飲用過的神酒重新釀造,使其變得更加美味。
在繁體字中,《覆醴》的寫法基本上與簡體字一緻,隻是筆畫的某些細節有所不同。
古時候,《覆醴》這個詞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在楚文字典《爾雅》中,它的寫法是“負醴”,用了負字作為字根。後來又演化為現在的形式。
以下是《覆醴》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們用廢棄的酒渣來覆醴,希望能改善酒的質量。
2. 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在于使用了覆醴作為調料,增添了一種獨特的香氣。
在組詞方面,《覆醴》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詞語,如“覆醴澆雪”(指用覆醴來澆打雪人)等。
與《覆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醍醐”,都指代美味的醇酒。反義詞則可以是“醍醐不至”,表示不足以成為美酒的意思。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