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上陣的意思、赤膊上陣的詳細解釋
赤膊上陣的解釋
[go into battle stripped to the waist] 形容勇猛頑強,也比喻壞人扯下僞裝,公然為非作歹
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 梁斌《漫談紅旗譜的創作》
詳細解釋
(1).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陣交戰。比喻不顧一切,勇猛戰鬥。 梁斌 《漫談<紅旗譜>的創作》:“ 朱老鞏 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
(2).比喻壞人撕去僞裝,公然做壞事。 克非 《春潮急》四五:“現刻他們在一系列失敗後,狗急跳牆,赤膊上陣,公開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參見“ 赤體上陣 ”。
詞語分解
- 赤膊的解釋 同;赤背;詳細解釋.裸露上身。《水浒傳》第二七回:“那婦人一頭説,一面先脫去了緑紗衫兒,解下了紅絹裙子,赤膊着,便來把 武松 輕輕提将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這個時候,人家赤膊搖扇
- 上陣的解釋 上戰場,比喻參加比賽、勞動等男女老少齊上陣詳細解釋.上戰場打仗。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四折:“常言道上陣無過父子軍,隻待一鞭兒把番兵殺盡,扶宇宙定乾坤。” 許地山 《女國士》:“我們是種地的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赤膊上陣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赤膊上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源與出處
該成語最早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描述許褚與馬超交戰時“卸下盔甲,赤體提刀”的勇猛形象。原指古代武将不穿盔甲、光着上身作戰,體現戰鬥時的無畏精神。
二、核心含義
- 原意(褒義):形容作戰時勇猛頑強、全力以赴的狀态,如《三國演義》中許褚的經典戰鬥場景。
- 引申義(貶義):後衍生出比喻義,指毫無準備或毫不掩飾地公開行事,多用于負面語境,如“壞人公然作惡”。
三、用法特征
- 語法結構:連動式,常作謂語、賓語(如“他終于赤膊上陣了”)。
- 感情色彩:兼具褒貶雙重性,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
- 褒義用例:“朱老鞏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梁斌作品);
- 貶義用例:“争吵中有人赤膊上陣,大打出手”。
四、近反義詞
- 近義詞:赤手空拳、輕裝上陣
- 反義詞:披挂上陣、披堅執銳
五、文化延伸
該成語通過曆史典故生動展現了中華文化中“勇武”與“直率”的雙重意象,既可用于贊美果敢,也可批判魯莽或露骨行徑,體現了漢語語義的豐富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膊上陣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指沒有穿衣服或者穿得很少,毫不顧忌地投入工作或戰鬥。接下來我将為你解釋該成語的拆字、來源、繁體字形、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赤字符號:赤,表示紅色或沒有穿衣服。
- 肉字符號:膊,表示肩膀和胳膊。
來源:
《赤膊上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的記載中,該成語源于古代中國的戰争時期。說法是戰士們在戰鬥時脫去上衣,将身體暴露于陽光下,以表現他們對戰鬥的積極投入和毫不畏懼的精神。
繁體字形:
在繁體字中,赤膊上陣為「赤膊上陣」。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漢字中,赤膊上陣的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仍然是「赤膊上陣」。
例句:
1. 他赤膊上陣,毫不畏懼地與敵人搏鬥。
2. 我們需要在面對困難時,赤膊上陣,全力以赴。
組詞:
與赤膊上陣相關的詞語包括「赤膊」、「戰鬥」、「拼搏」等。
近義詞:
「全力以赴」和「拼命」可以作為赤膊上陣的近義詞,都表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或戰鬥中。
反義詞:
與赤膊上陣相反的詞語是「束手無策」或「退縮」,表示在困境中放棄或退縮。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