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膊上陣的意思、赤膊上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膊上陣的解釋

[go into battle stripped to the waist] 形容勇猛頑強,也比喻壞人扯下僞裝,公然為非作歹

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 梁斌《漫談紅旗譜的創作》

詳細解釋

(1).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陣交戰。比喻不顧一切,勇猛戰鬥。 梁斌 《漫談<紅旗譜>的創作》:“ 朱老鞏 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

(2).比喻壞人撕去僞裝,公然做壞事。 克非 《春潮急》四五:“現刻他們在一系列失敗後,狗急跳牆,赤膊上陣,公開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參見“ 赤體上陣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赤膊上陣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赤膊上陣

一、基礎釋義

指不穿盔甲、赤裸上身出陣作戰,形容不顧一切、毫無保留地投入戰鬥或公開較量。現代漢語中多比喻毫不掩飾地親自出面行動,或冒險行事。

二、曆史典故溯源

該成語典出《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曹操麾下猛将許褚為擊敗馬超軍隊,卸甲赤膊與敵厮殺,後雖負傷仍奮力退敵。此事件凸顯了不顧危險、全力拼搏的姿态,成為成語來源 (參考《漢語大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三、現代用法解析

  1. 字面引申:

    指行事張揚直接,不加遮掩。例:“他放棄迂回策略,選擇赤膊上陣與對手辯論。”

  2. 情感色彩:

    含褒貶雙重性:褒義強調親力親為的勇猛,貶義暗指魯莽沖動。需結合語境判斷,如“危機中他赤膊上陣穩定局面”(褒);“未調查便赤膊上陣指責他人”(貶)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四、權威典籍佐證

溫馨提示:使用該成語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其勇猛與冒進的雙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赤膊上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源與出處

該成語最早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描述許褚與馬超交戰時“卸下盔甲,赤體提刀”的勇猛形象。原指古代武将不穿盔甲、光着上身作戰,體現戰鬥時的無畏精神。

二、核心含義

  1. 原意(褒義):形容作戰時勇猛頑強、全力以赴的狀态,如《三國演義》中許褚的經典戰鬥場景。
  2. 引申義(貶義):後衍生出比喻義,指毫無準備或毫不掩飾地公開行事,多用于負面語境,如“壞人公然作惡”。

三、用法特征

四、近反義詞

五、文化延伸

該成語通過曆史典故生動展現了中華文化中“勇武”與“直率”的雙重意象,既可用于贊美果敢,也可批判魯莽或露骨行徑,體現了漢語語義的豐富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白俄白衣觀音背誦邊烽别晷不競不絿逋畝柴扒赤腳持算充澤春饧樗翁叢蘭淬磨膽破心寒擣治大鹹點指莋腳亸鞚風笈馮屍撫摩俯首帖耳公行寡信輕諾海溝耗斁合禮花粉樓患得患失渾然一體家生哨結伴利愛麗想埋單麥曲茅庵娘子軍逆指品竹調絲青鋪曲傅柔閑儒藏墒土沈音飾物說是談非夙生壇壝讨吃棍天下大亂鐵皮外慕晚榮狹長向注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