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晷儀的意思、晷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晷儀的解釋

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漢書·律曆志上》:“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望。”《後漢書·律曆志中》:“自古及今,聖帝明王,莫不取言於 羲和 、 常占 之官,定精微於晷儀,正衆疑,祕藏中書,改行四分之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晷儀是中國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的專稱,專指通過日影測算時間的裝置。該詞由“晷”(日影)與“儀”(測量器具)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周禮·考工記》對天文儀器的記載,現存實物以漢代石刻晷儀最具代表性。

核心含義解析:

  1. 測時原理

    依據太陽投影在刻度盤上的位置變化判定時辰,其工作原理記錄于北宋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卷七,通過圭表投影與十二時辰刻度的對應關系實現精準報時。

  2. 形制特征

    漢代晷儀為石質圓盤,中央設銅質晷針,盤面刻有二十四節氣線與百刻刻度線,此類形制特征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中有詳細測繪數據佐證。

  3. 文化象征

    《禮記·月令》将晷儀列為天子觀測天象的禮器,承載着“觀象授時”的統治權威意義,這一功能在清代《皇朝禮器圖式》祭祀儀器篇仍有延續性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晷儀是中國古代用于測量日影以确定時間的儀器,屬于早期天文計時工具的一種。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晷儀通過觀測太陽投射的物體影子長度或方位變化來測定時間。其名稱中的“晷”指日影,“儀”表示測量工具,合稱即“測日影之器”。

  2. 曆史與功能
    作為最早的計時儀器之一,晷儀常與圭表、日晷并稱為“太陽鐘”。據《漢書·律曆志》記載,晷儀曾用于确定方位、推算節氣,并輔助天文觀測如二十八宿的位置追蹤。

  3. 結構與應用場景
    晷儀通常包含垂直的晷表(标杆)和水平的晷面(刻度盤),通過晷表投影在晷面上的位置判斷時刻。古代官方機構(如欽天監)廣泛使用此類儀器制定曆法、校準漏刻等。

  4. 相關延伸詞彙

    • 晷曜:圭表上的日影。
    • 晷表:日晷中的測量标杆。
    • 日無暇晷:成語,形容極其繁忙。

晷儀體現了古代天文學與計時學的緊密關聯,其原理為後世更精确的計時工具奠定了基礎。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形制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文獻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便章避暑飲嘈嚷朝纓騁驟窗棂地網天羅東平之樹頓舟反圍攻飛梭忿憤臯朔高天嘎子貢院公正廉潔回擊駕到皎潔饑渴濟世之才拘絆濬急居蓄客衾魯男子論千論萬魯魚闾裡驢年溟池漂賬劈叉僻語奇花名卉熱熟堯舜日轉千堦煞回商譽閃婚設計省風識拔市圈十指倉疏缪趚趚條昶同寅窩瓜武當山無功受祿烏賊香槟閑谷鮮水鮮言枭首示衆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