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斧镬的意思、斧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斧镬的解釋

斫人、煮人的刑具。亦謂用斧斫、用镬煮,泛指極嚴酷之刑。《宋書·殷琰傳》:“身膏斧鑊,妻室并盡。”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仆射書》:“若鄙言為謬,來旨必通,分請灰釘,甘從斧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斧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斧”與“镬”的本義及古代刑罰文化角度綜合理解:

  1. 分釋字義

    • 斧:指斧頭,古代既是生産工具,也是刑具。《說文解字》載:“斧,斫也”,象征斬首之刑(如“斧钺”代指死刑)。
    • 镬:原指無足的大鼎,用于烹煮食物。《周禮·天官·亨人》鄭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後演變為酷刑工具,即“烹煮”之刑(如“湯镬”)。
  2. 合義與引申

    二字組合後,“斧镬”泛指古代極端殘酷的刑罰,特指斬首與烹煮兩種極刑,引申為嚴酷懲戒或生命威脅。如《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中“臣請就湯镬”即用镬刑之典,而“斧”在《漢書·刑法志》中明确列為刑具。

  3. 文化象征

    在傳統文獻中,“斧镬”凝結了古代刑法的殘酷性,常見于表達忠烈之士不畏強權的語境。如文天祥《正氣歌》“鼎镬甘如饴”即以镬刑凸顯氣節。


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對“斧”的釋義(漢典網)
  2. 《周禮注疏》對“镬”的注解(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3. 《史記》《漢書》刑罰記載(國學網)
  4. 文天祥《正氣歌》典故解析(古詩文網)

網絡擴展解釋

“斧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結合了兩種刑具的含義,多用于文獻中表示極嚴酷的刑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與文獻用例

3.延伸含義

4.現代語境


斧镬是古代兩種刑具的合稱,象征極端刑罰,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其殘酷性。更多細節可參考《宋書》《周禮》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編闌裁量嘲嘈創辟穿孝串飲存本動脈動人心弦鬥鵝緞匹翻台肺火缟練膏膻蛤梨歸雁花舫胡七亂八嘉林交胫疾憊精美近效進援具脩闿悅侃樂饋路悃質枯菀陋舉賣平忙忙弄機炮壘娉币青堂羌湫窄榷酒屈高就下榮擢山阪神鬼不測剩欲訟閣瑣記談舌添丁鐵扒鐵緊鐵紗帽童子團躗言逶移卧底五加洿萊小孤撮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