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菀的意思、枯菀的詳細解釋
枯菀的解釋
謂生死。菀,榮,指生。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韻蘭》:“ 韻蘭 者,京師春臺部中名旦也……孝廉某君,極眷戀之。形相色授,頗見妒於同儕,而捉月盟言,誓同枯菀。”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菀的解釋 菀 ǎ 〔紫菀〕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二米餘,葉有鋸齒。根和根莖可入藥。 草木茂盛的樣子。 菀 ù 古同“蘊”,郁結,積滞。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枯菀”為漢語複合詞,由“枯”與“菀”構成,其釋義可從字形、字源、用法三方面解析:
-
單字訓诂
- “枯”本義為草木失水幹涸,《說文解字》釋“枯,槀也”,指植物失去生命力。
- “菀”讀作wǎn時通“苑”,《爾雅·釋草》注“菀謂郁也”,表草木茂盛;讀yù時則與“郁”通假,如《詩經·小雅·都人士》“我心菀結”,引申為繁茂之态。
-
複合詞義
二字組合形成對立概念,喻指事物盛衰交替的狀态,如《晉書·殷仲文傳》以“枯木發榮”比喻境遇轉變,可推衍“枯菀”暗含自然規律中的榮枯循環。
-
文學意象
古典文學常以“枯菀”暗喻人世興衰,如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評詩文“興如春菀,衰似秋枯”,賦予其美學層面的辯證哲思。
(注:因未查詢到直接包含“枯菀”詞條的權威線上詞典,以上解析基于單字訓诂及古籍用例推導,引用來源為《說文解字》《爾雅》《晉書》《藝苑卮言》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枯菀”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由“枯”(幹枯、凋謝)和“菀”(茂盛、繁榮)組成,字面指植物從枯萎到繁茂的狀态對比,引申為事物或人的生死、盛衰轉變。
- 核心意義:在傳統文獻中,多指“生死”。例如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中“誓同枯菀”,即表示無論生死都要相守。
2.結構及發音
- 拼音:kū wǎn(注音:ㄎㄨ ㄨㄢˇ)。
-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描述對立狀态(如枯與榮、死與生)。
3.用法與引申
- 文學用例:多用于形容生死相依的情感或誓言,如“捉月盟言,誓同枯菀”。
- 現代引申:也可比喻事物失去活力(如草木凋零)或人衰老消瘦,但此用法較少見。
4.權威來源差異
- 高權威解釋(漢典):明确指向“生死”概念,強調對立統一。
- 其他解釋:部分詞典補充了植物枯萎、人事盛衰的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枯菀”是一個蘊含哲學意味的詞彙,既可用于具象的植物狀态,也可抽象為生死命題,常見于古典文學表達深情或誓約。理解時需結合上下文,優先參考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班谕悲絲染辨舌不方布氣嘗受長育抽心舍從此往後篡事誕欲洞房杜威芳姿粉繪粰鬻高澤鞏穴函達豪植花雕環佩鞯勒監追葭葦揭席淨土井蛙醯雞井渫不食景止救正攫取開邊狂鋒框子拉索糧料使嶺徼臨危不憚睩老緑绮琴沒佯命蒂内利噴桶牣充仁言利博塞井焚舍尚卿申都折幹田郎通知單頹化退減脫籍外館魏台偎慵堕懶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