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凫飛的意思、凫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凫飛的解釋

據《後漢書·方術傳上·王喬》載, 王喬 任 葉縣 令時,每月初一、十五乘雙凫飛向都城朝見皇帝。後用“鳧飛”指縣令上任或離去。 唐 岑參 《崔驸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詩:“鳳去妝樓閉,鳧飛 葉縣 遙。” 宋 劉克莊 《送薛明府》詩:“祇恐鳧飛後,民間事事新。”參見“ 鳧舄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凫飛”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官員的職務變動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典故

“凫飛”出自《後漢書·方術傳上·王喬》。據記載,東漢時期的葉縣縣令王喬有異術,每月初一、十五會乘雙凫(野鴨)飛往都城洛陽朝見皇帝。因這一傳說,“凫飛”逐漸被引申為縣令到任或離任的代稱,暗含對官員清廉勤政的贊譽。

二、引申義及用法

  1. 核心含義:
    專指縣令的職務變動,既可表示上任也可表示離職,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唐代岑參《崔驸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中“凫飛葉縣遙”,即暗示友人赴任縣令。
  2. 相關詞彙:
    與“凫舄”(代指縣令的鞋履)同源,均借王喬典故表達對地方官員的稱頌。

三、文學例證

四、現代使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中,日常口語已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可查閱《後漢書》原文或曆代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凫飛這個詞通常指的是“雁飛”,形容雁群高飛的場景。凫(fú)是一個漢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部是鳥部,右部是付部。凫的筆畫數為8畫。凫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是䴙。現代漢字中的凫是簡化字形式。 該詞常用于古文詩詞中,表達動态美,也可以用于比喻一些活躍忙碌的場景。例如:飛翔的凫飛在天空中形成一道美麗的景色。 相關的組詞有:凫舞、凫翼飛揚;近義詞是:雁飛;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語。 希望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