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鼇的意思、連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鼇的解釋

亦作“ 連鰲 ”。1.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隨波而動。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輪流負山,五山始屹立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事見《列子·湯問》。後因以“連鼇”作善釣之典。 唐 李商隱 《異俗》詩之二:“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 明 楊基 《天平山十四題·釣魚矶》詩:“誰操百尺竿,重試連鰲手。”亦為稱人富有才幹、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贈臨洺縣令皓弟》詩:“釣水路非遠,連鼇意何深。” 宋 劉攽 《次韻酬李推官》:“傾蓋強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釣連鼇。” 宋 王珪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詩序:“ 叔志 連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為欣抃。”

2.形容巋然屹立的樣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鼇”(也寫作“連鳌”)是一個源自古代神話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神話典故與象征意義
    該詞出自《列子·湯問》的傳說:渤海之東有五座仙山漂浮于海,天帝命十五隻巨鳌輪流背負以穩固山體。後來龍伯國巨人一釣連獲六鳌,導緻兩座仙山漂流沉沒。此故事中,“連鼇”原指高超的垂釣能力,後引申為贊譽人才華卓越、能成大事的典故。例如,古人常以“連鳌”比喻科舉高中或才能超群。

  2. 形态描述
    在文學中,“連鼇”也可形容事物巋然屹立、宏偉穩固的樣貌,如山巒連綿或建築巍峨之态。

補充說明:
“鼇”是“鳌”的異體字,指神話中的巨龜或大鼈。現代使用中,“連鳌”多取引申義,強調才能與成就的非凡,常見于詩詞或典故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鼇

連鼇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是“辶”和“鼠”。其中,“辶”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行走”的意思;“鼠”則表示小動物老鼠。連鼇的意思是指一群老鼠連續地行走或奔跑。

連鼇的部首“辶”也可以寫作“⻌”,是一個由“⺍”和“一”組成的形狀。它表示了人從上向下行走的步伐。部首“鼠”則是一個象形字,形狀類似于老鼠的樣子。

連鼇這個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它在古代有一定的使用。在紅樓夢中,連鼇一詞被用來形容一大群蜚聲赫赫的兒童。在這個上下文中,連鼇表達了人們對于這些孩子之間緊密聯繫和活躍奔放的形象。

在繁體字中,連鼇的字形略有變化。部首“辶”變為了“⻌”,部首“鼠”則變為了“鼡”。這些變化主要是因為繁體字在書寫時對形狀和結構變化的靈活運用。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有多種形式。連鼇在古代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說,部首“辶”和“鼠”仍然保持相同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連鼇的例句:

1. 一大群連鼇在麥田裡奔跑。

2. 學校裡的孩子們一起連鼇,歡笑聲不絕于耳。

3. 他們連鼇過橋,吵鬧聲引來了很多人的注意。

一些和連鼇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連綿不斷:形容不間斷地延續。

2. 連篇累牍:形容文章、文件等多而雜亂。

3. 連鎖反應:指一個事物或事件發生後引起的連續反應。

近義詞:連連、連續、連貫。

反義詞:斷斷、中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