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書的意思、束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書的解釋

(1).猶負籍。 唐 方幹 《送班主簿入谒荊南韋常侍》詩:“束書成遠去,還計莫經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貧。”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夢錫 抱學有才……束書渡 淮 至 廣陵 ,謁先主,辟置門下。”

(2).收起書籍。謂把書擱置一邊。 宋 蘇轼 《李氏山房藏書記》:“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而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遊談無根,此又何也?” 明 唐順之 《書丁近齋示孫卷後》:“今益衰且病,精力日減,於是經年束書不一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書”一詞在中文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猶負籍(攜帶書籍)
    指外出時背負書籍,常用于形容求學或遠行的場景。例如唐代詩人方幹在《送班主簿入谒荊南韋常侍》中寫道:“束書成遠去,還計莫經春”,描述了攜帶書籍遠行的情景。

  2. 收起書籍,擱置書本
    表示将書籍整理收起,或停止閱讀。如蘇轼在《李氏山房藏書記》中提到科舉之士“束書不觀,遊談無根”,批評士子們不再研讀經典,空談無據。

二、擴展與補充

三、使用場景

四、參考資料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玉壺清話》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書》的意思

《束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繩子或者帶子捆綁書本,使其變得整齊有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書》的拆分部首是“缶”和“蔔”,拆分後的筆畫是“9”個。

來源和繁體

《束書》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具體的出處可能不易考究。繁體字為「束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書」字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筆畫相對較少的簡化形态,也有書寫繁複的複雜形态。

例句

1. 他把各種各樣的課本用繩子束書,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

2. 每當我看到媽媽小心翼翼地把新買的小說束書捆綁起來,我就感到一種溫暖的家的氛圍。

組詞

1. 書架

2. 書包

3. 書本

4. 書籍

近義詞

1. 綁書

2. 捆書

反義詞

散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