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刻薄的人。《孟子·盡心下》:“ 孟子 曰:‘聖人,百世之師也……聞 柳下惠 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 宋 蘇轼 《司馬溫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異時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務為忠厚,人人自重,恥言人過。” 清 孫枝蔚 《題陳侯祠呈莫翁釐峰》詩:“誰能敦古道,一使薄夫恥。”
(2).平庸淺薄的人。 唐 盧仝 《歎昨日》詩之二:“天下薄夫苦耽酒, 玉川先生 也耽酒;薄夫有錢恣張樂,先生無錢養恬漠。”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三:“薄夫何苦事姦姦,一室琴書自解顔。”
“薄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ó fū(或báo fū,因方言差異略有不同),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品德淺薄、心胸狹窄的人,常形容刻薄寡恩或平庸狹隘之人。
刻薄之人
源自《孟子·盡心下》:“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意為受柳下惠高尚品德感化後,刻薄者會變得敦厚,狹隘者會變得寬容。此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如宋代蘇轼《司馬溫公神道碑》中“薄夫鄙人”的表述。
平庸淺薄之人
唐代盧仝《歎昨日》詩中以“薄夫”指代貪圖享樂、見識短淺之輩;宋代林逋《深居雜興》則用其批評奸詐之徒。
“薄夫”常與“鄙夫”(指見識淺陋者)并稱,體現傳統文化中對道德修養的重視。其反義詞可對應“敦厚”“寬仁”等品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孟子》及相關詩詞文獻。
《薄夫》是一個成語,意思指的是相貌丑陋,容貌不佳的男子。
《薄夫》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夫”,拆分後的部首分别是“艸”和“大”,筆畫總數為11畫。
《薄夫》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其中的“薄”字表示瘦弱、貧乏、不足之意,而“夫”又表示男子。結合起來,表示男子相貌憔悴,容貌枯瘦。
《薄夫》的繁體是「薄夫」,與簡體相同。
在古時候,薄夫可能使用「薄夫」或其他相似的寫法來表達。
他長得真是個薄夫,一點都不帥氣。
薄情、薄幸、薄命、薄霧、夫人
丑陋、相貌平平
英俊、美貌、俊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