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廢熄的意思、廢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廢熄的解釋

謂滅絕。《呂氏春秋·本味》:“士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奮而好獨者,則名號必廢熄,社稷必危殆。” 高誘 注:“熄,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廢熄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從構詞法角度解析。“廢”字本義指房屋傾倒,《說文解字》釋為“屋頓也”,後引申出停止、棄置等義項;“熄”字從火息聲,《玉篇》訓為“滅火也”,本指火種熄滅。二字組合構成并列式動詞,完整釋義應為:事物如火焰般完全停止、消亡的狀态。

該詞在古籍中的使用呈現三層引申義:①特指宗廟祭祀斷絕,《禮記·郊特牲》鄭玄注有“祭有廢熄”之說,指祭祀禮制的中斷;②喻指家道中落,《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宋代官員奏章中“恐嗣續廢熄”即表家族傳承斷絕之憂;③抽象指代制度消亡,清代考據學家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論及“禮法廢熄”指禮制體系的崩壞。

構詞特征上,“廢熄”符合古代漢語并列式複合詞構成規律,兩個語素在“終止”義項上形成同義互補。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七版)将其歸入曆史詞彙條目,标注為“古代書面語”。該詞的消亡印證了漢語詞彙系統的曆時演變,同類結構如“湮滅”“泯滅”等仍活躍于現代漢語。

語義演變軌迹顯示,該詞從具體物理現象(火滅)到抽象概念(制度消亡)的隱喻延伸,符合漢語認知發展規律。王力《古代漢語》指出此類詞語是研究漢語語義演變的重要标本,而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則從字形角度解析了“熄”字構形與詞義的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廢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滅絕、消亡,指事物或狀态的徹底終止。結構上,“廢”為半包圍結構,“熄”為左右結構,拼音為fèi xī。

  2. 出處與注解
    源自《呂氏春秋·本味》中的記載:“士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奮而好獨者,則名號必廢熄,社稷必危殆。”東漢學者高誘對此注解:“熄,滅也”,即強調“熄”為“滅”的引申義。

  3. 單字拆解與關聯

    • 廢:指停止、廢棄,如“廢除”“廢止”;
    • 熄:本義為火滅,引申為終止,如“熄滅”。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文學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罷祠白雲鵬半仗寶璋貶義标梅財門猜三喝五藏躲噆味持斧翁沖言沖語純粹純合體春台戲寸絲不挂德高望重殿帥釘書匠都保焚燼附着高飛遠翔光堂堂觀客含葩環伺尖峰江潭兼圻交融進祿加官祭享擊鐘陳鼎看翫兩姨陵厲毛刺夢徵輕土勸防曲泉日暖風恬三遷之教灑水車上厲省慎視師舒翼縮腹宿約談頭談助土法頽漏圍捕衛從文策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