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梅的意思、标梅的詳細解釋
标梅的解釋
指女子已到結婚年齡。《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臣年十六,未獲結褵,姊妹伶仃,孑無依荷。标梅已過,紅葉無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過标梅之年,而不為之擇配偶,鬱而橫決,罪豈獨在此婢乎?”參見“ 摽梅 ”。
詞語分解
- 标的解釋 标 (標) ā 樹木的末端,引申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記號:商标。路标。标記。标志。标尺。标語。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題。标價。标榜(原為揭示、表明;後引申為宣揚、吹噓)。
- 梅的解釋 梅 é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顔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标梅”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但需結合語境區分使用:
1.女子適婚年齡(主流含義)
- 含義:指女子已到或超過適婚年齡,源自《詩經·召南·摽有梅》中“摽有梅”的典故,以梅子成熟墜落比喻婚嫁時機。
- 文學引用:
- 《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提到“标梅已過”,形容女子錯過婚齡;
-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亦用此意強調婚配延誤的後果。
2.才華出衆(較少見)
-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才華或能力超群”,但此用法在權威古籍和主流詞典中未見佐證,可能是現代誤用或混淆了相近詞語。
補充知識
- 相關典故:“标梅”常與“摽梅”通用,後者更貼近《詩經》原文。古代女子婚齡稱謂還有“及笄(15歲)”“桃李年華(20歲)”等。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強調婚戀時機或年齡焦慮,如“标梅之期”“标梅已過”等表達。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文學作品時,結合上下文優先采納“適婚年齡”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關于《标梅》的一些解釋
《标梅》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标記梅花”。下面我将為您提供一些《标梅》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标梅》的部首是木字底邊,它由6個筆畫組成。
來源:
《标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書中将梅花與女主角林黛玉聯繫在一起,梅花被用來象征林黛玉的形象,就像是一個标記。
繁體:
《标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標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標梅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一些差異,但其含義大緻相同。
例句:
1. 她在畫冊上标梅,為了分享她對梅花的喜愛。
2. 他從梅花市場回來時,手裡拿着一束标梅。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标記、梅花、梅枝。
近義詞:标記、标識。
反義詞:取消标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