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指王城周圍千裡的地域。《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裡曰王畿。” 孫诒讓 正義:“方千裡曰王畿者,謂建王國也……《大司馬》雲國畿,《大行人》雲邦畿,義并同。”
(2).泛指帝京。 晉 潘嶽 《閑居賦》:“太夫人乃禦闆輿升輕軒,遠覽王畿。”《舊唐書·李光弼傳》:“賊乘 鄴 下之勝,再犯王畿。” 明 何景明 《劉德徵上陵還有贈》詩:“已向西山瞻帝寝,更從北極眺王畿。”
“王畿”是一個曆史地理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核心詞義
指古代王城周圍的直屬管轄區域,最初特指周天子都城外圍方圓千裡的地域。西周時期以鎬京(今西安西南)為中心,東周時期則轉移到洛邑(今洛陽)。
廣義延伸
後泛指帝王都城或京畿地區,如晉代潘嶽《閑居賦》中“遠覽王畿”即代指都城。
如需查看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周禮》《舊唐書》等典籍,或訪問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王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國君的領地或者是皇城的周邊地區。
《王畿》這個詞的部首是王,總共12畫。
《王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中國,國君的領地被稱為王畿,通常是作為皇城的周邊地區。這個詞既指國君的領地,也可以用來指代皇宮所在的區域。
《王畿》的繁體字是「王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王畿》可以寫成「王境」或者「王域」。
1. 國君下诏将王畿擴大了一些。
2. 皇帝每天都會在王畿内巡遊。
王畿地、王畿城、王畿府
疆域、領土、版圖
離散、邊遠、異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