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纵的意思、发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纵的解释

亦作“ 发踪 ”。1.犹言指挥调度。 汉 王粲 《反金人赞》:“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贱不耻,诲焉是益。我能发踪,彼用远迹。”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 萧 张 。”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大化乘陶冶,元功赖发踪。” 王闿运 《丁锐义传》:“仰承发纵,遂统偏师,出击援贼,庶展微效。”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於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

(2).犹言显示迹象。《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受天休命,积祉所钟。其在孩提,岐嶷发踪。”《旧唐书·窦抗传》:“及 杨玄感 作乱, 高祖 统兵 陇右 , 抗 言於 高祖 曰:‘ 玄感 抑为发踪耳! 李氏 有名图籙,可乘其便,天之所启也。’”

(3).犹指使。 明 陈子龙 《妒妇赋》:“防闲密緻,恐有他遇。封识牕牖,发纵姥嫗。伺主出入,察主言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发纵(亦作“发踪”)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感的动词性词组,本义指猎人发现野兽踪迹并展开追捕,后衍生出指挥调度的比喻义。《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发现踪迹并指示方向”,强调行为主体对线索的敏锐捕捉和后续行动的引导。词源可追溯至《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发踪指示,功人也”的典故,原指猎人指挥猎犬捕猎,后演变为对谋略者或决策者的赞誉。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该词发展出三层内涵:其一指具体狩猎活动,如《战国策》记载“猎者发纵而犬逐”;其二喻战略部署,明代张居正曾用“发纵之智”形容军事布局;其三引申为事件起因,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发纵于微渺之间”的哲学表述。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历史学家发纵历史事件的深层联系”。

近义词包含“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反义词则有“盲动冒进”“坐失良机”。需注意与“发纵指示”成语的区别,后者特指幕后指挥行为。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特别标注该词组的古语特征,建议现代书面语中优先使用“策划指挥”等现代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发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指挥调度
    源自古代文献,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指像猎人指挥猎犬一样暗中操控全局。例如:“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明·刘基诗句)。

  2. 显示迹象
    用于描述事物显露征兆,如《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中“岐嶷发踪”,指幼年时已显露出聪慧迹象。

  3. 指使或放任自由
    在部分语境中可表示“指使他人行动”,如明代陈子龙《妒妇赋》中“发纵姥嫗”指指使老妇人监视;而现代用法中,也引申为“放任自由、不受约束”。

三、成语扩展

“发纵指示”是常见成语,比喻暗中操纵指挥。例如:“外交策略中常有发纵指示的手段”(邹韬奋《外交的途径》)。

四、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史记》《反金人赞》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抱産包公赔情辩尝辩囿襒裾彩衣娱亲仓俗曹王长干车尘马迹程巧储铉订议兜术天遁仙方峭梵僧功行邗关河落海乾和俗虹沴环帀毁跌郊恩茭笋加强纪善几于掘门举燧老聩老语乐善好义两丱吝悭陇亩蹗蹗妙楷台明絜飘殚飘洒蒲海乞饭勤略然虽事后施施而行视阈衰门説谏帖耳团坐推迻脱或僞造闲不容砺相繇咸鸟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