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版的意思、墨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版的解釋

亦作“ 墨闆 ”。印書的木版。因印刷時須在版上刷墨,故名。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下:“雕印文字, 唐 以前無之。 唐 末, 益州 始有墨版; 後唐 方鏤九經。” 宋 程俱 《麟台故事》卷二:“至 五代 ,官始用墨版摹六經。” 宋 劉跂 《<金石錄>後序》:“昔文籍既繁,竹素紙劄,轉相謄寫,彌久不能無誤,近世用墨闆模印,便於流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墨版”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進行區分:

  1. 傳統印刷術語
    指古代雕版印刷中使用的木質印版。該用法最早可追溯至唐末益州地區。其特點包括:

    • 制作工藝:在木闆上雕刻文字或圖案後刷墨印刷
    • 曆史地位:後唐時期開始用于官方典籍刊刻,如《麟台故事》記載五代時用墨版摹六經
    • 得名緣由:因印刷工序中需在版面上刷墨而得名
  2. 現代引申義(較少用)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思想僵化、固守傳統的人。該釋義将“墨”與“版”拆解解讀:

    • 墨:象征陳舊的文化積澱
    • 版:指固定不變的模闆
    • 合指拒絕接受新事物的保守心态

需注意:第一釋義有大量古籍支撐(如宋代朱翌《猗覺寮雜記》等),屬主流解釋;第二釋義僅見于個别現代詞典,建議在具體語境中核實使用。當前印刷術語中,類似功能材料多稱「印版」或「膠版」,不再沿用「墨版」這一古稱。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墨版》的意思

《墨版》是指用墨水印刷的版面或印刷品,也可以指用墨水刻成的印章。

拆分部首和筆畫

《墨版》的拆分部首是“土”字旁,部首筆畫數是3。

來源和繁體

《墨版》一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當時人們還未使用活字印刷,主要通過刻版将文字印制在紙上。因為用墨水刻成的版面較為常見,故被稱為《墨版》。

《墨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墨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寫作「墨闆」,中間一個「耳」字旁,形狀與現代略有差異,整體看起來比較古樸。

例句

1. 他從古籍中找到了一本珍貴的《墨版》。

2. 這個印章是由大師手工刻制的墨版。

組詞

1. 墨水:指用來寫字或繪畫的黑色液體。

2. 版面:印刷品上文字、圖像等的排列和布局。

3. 墨迹:用墨水寫成的痕迹或字迹。

近義詞

另一個近義詞是「墨印」,指用墨水印刷的作品或印章。

反義詞

反義詞是「活字」,指使用一種個别的印刷方式,其中每個字符都是獨立的活字,可以重複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