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榜殺的意思、榜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榜殺的解釋

鞭笞緻死。《新唐書·魏元忠傳》:“ 武三思 用事, 京兆 韋月将 、 渤海 高軫 上書言其惡,帝榜殺之,後莫敢言。”《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元年》:“﹝ 史思明 ﹞遂榜殺 承恩 父子,連坐死者二百餘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榜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詞義解釋
    指通過鞭笞(用棍棒、荊條等抽打)緻人死亡的刑罰。該詞多見于史書記載,描述古代對犯人或政敵的殘酷處決方式。

  2. 出處與例句

    • 《新唐書·魏元忠傳》記載:“武三思用事,京兆韋月将、渤海高軫上書言其惡,帝榜殺之。”
    • 《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元年》提到史思明“遂榜殺承恩父子,連坐死者二百餘人”。
      這些案例表明,“榜殺”不僅是肉體懲罰,還帶有震懾和株連性質。
  3. 字義分解

    • 榜(bǎng):原指張貼的文書(如榜單),此處引申為“公開刑罰”或“用棍棒擊打”。
    • 殺(shā):此處指緻死。兩字組合後,特指通過鞭打導緻死亡的刑罰。
  4. 讀音與注音
    拼音為bǎng shā,注音符號為ㄅㄤˇ ㄕㄚ。

  5.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唐代至宋代的曆史事件,常見于正史和官方文獻,現代漢語已不再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使用細節,可參考《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榜殺》的意思

《榜殺》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指的是把某人的名字從榜單上劃去,從而取消其資格或稱號。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某種榮譽或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榜殺》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殺,部首木表示與樹木有關,殺表示殺死。根據筆畫計數法,榜殺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

《榜殺》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中的科舉制度。在科舉考試中,榜單上會公布及格者的名字。而如果某人因為作惡或行為不當等原因,他的名字就會被“榜殺”,即從榜單上删去。繁體字中《榜殺》的寫法為「榜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榜殺》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在篆書中,《榜殺》寫作「榜□」。在隸書中,《榜殺》寫作「檔殺」。

例句

1. 由于考試作弊被發現,他被榜殺了,再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了。

2. 這位運動員因涉嫌*********使用被榜殺,被取消了所有榮譽。

組詞

1. 榜單

2. 榜樣

3. 榜上有名

4. 殺戮

5. 殺傷力

近義詞

1. 剝奪

2. 廢黜

3. 撤銷

反義詞

1. 推崇

2. 重用

3. 肯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