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e and fall]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于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鬥勿低昂。——傅玄《雜詩》
(1).起伏;升降。《楚辭·遠遊》:“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 宋 蘇轼 《同秦仲二子雨中遊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裡,行人出沒樹林間。” 郭沫若 《鳳凰涅槃》詩:“啊啊!哀哀的鳳凰!鳳起舞,低昂!鳳唱歌,悲壯!”
(2).高低,高下。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恰纔二将争雄在戰場,都一般的神機妙策沒低昂。”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作者處此,但能布置得宜,安頓極妥,便是千幸萬幸之事,尚能計其詞品之低昂,文情之工拙乎?” 章炳麟 《文學說例》:“若夫華質之分,貞濫之辨,斯于散句,故無低昂。”
(3).指争高下。 明 宋濂 《龍淵義塾記》:“毋植朋黨,而互相低昂。”
(4).指價格的貴賤。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故穀價低昂,一貴一賤矣。” 宋 陸遊 《朝奉大夫直祕閣張公墓志銘》:“俄而復命折粟帛以緡錢,其低昂或至十百,民皆破家不能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邑人》:“後有鄰翁來市肉,苦争低昂,添脂搭肉,片片碎割,其苦更慘。”
(5).指擡高或壓低(價格)。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劉庸夫》:“而徵地丁銀,納銀不照數收,以銀錢時價之多寡,而低昂其價。”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下》:“﹝*********﹞取資之數,與海疆輪電各局遠近一律,以廣招徠,不得任意低昂,緻小民不便。”
(6).指音節的高低。《宋書·謝靈運傳論》:“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 唐 柳宗元 《零陵贈李卿元侍禦簡吳武陵》詩:“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鳴悲。” 宋 蘇轼 《竹》詩:“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7).沉浮。謂隨波逐流。 唐 無名氏 《灌畦暇語》:“力盡志殫,僅能如願,終以枯腸不貯機穽,不能隨世低昂。”《金史·完顔伯嘉傳》:“ 伯嘉 純直,不能與時低昂。” 明 高啟 《送高二丈學遊錢塘》:“君年雖少志則壯,不肯與世相低昂。”
“低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ī áng,其含義豐富,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物體或事物的高低、上下波動狀态。例如:
在不同語境中衍生出更廣泛的解釋:
“低昂”核心含義為“起伏變化”,既可描述具體事物的升降(如道路、飛鳥),也可抽象指價格、音律、人生境遇的波動。在文學中,常通過這種動态感增強畫面與情感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