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e and fall] 起伏;时高时低
这条道路低昂不平,极不适于开车
良时无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杂诗》
(1).起伏;升降。《楚辞·远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驂连蜷以骄驁。” 宋 苏轼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诗:“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郭沫若 《凤凰涅槃》诗:“啊啊!哀哀的凤凰!凤起舞,低昂!凤唱歌,悲壮!”
(2).高低,高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恰纔二将争雄在战场,都一般的神机妙策没低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作者处此,但能布置得宜,安顿极妥,便是千幸万幸之事,尚能计其词品之低昂,文情之工拙乎?”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夫华质之分,贞滥之辨,斯于散句,故无低昂。”
(3).指争高下。 明 宋濂 《龙渊义塾记》:“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4).指价格的贵贱。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故穀价低昂,一贵一贱矣。”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祕阁张公墓志铭》:“俄而復命折粟帛以緡钱,其低昂或至十百,民皆破家不能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邑人》:“后有邻翁来市肉,苦争低昂,添脂搭肉,片片碎割,其苦更惨。”
(5).指抬高或压低(价格)。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刘庸夫》:“而徵地丁银,纳银不照数收,以银钱时价之多寡,而低昂其价。”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下》:“﹝*********﹞取资之数,与海疆轮电各局远近一律,以广招徠,不得任意低昂,致小民不便。”
(6).指音节的高低。《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唐 柳宗元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鸣悲。” 宋 苏轼 《竹》诗:“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7).沉浮。谓随波逐流。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力尽志殫,仅能如愿,终以枯肠不贮机穽,不能随世低昂。”《金史·完颜伯嘉传》:“ 伯嘉 纯直,不能与时低昂。” 明 高启 《送高二丈学游钱塘》:“君年虽少志则壮,不肯与世相低昂。”
“低昂”是汉语中一个兼具形象性与文学性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事物在运动或变化中呈现的起伏、升降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高高低低,起伏不定”,既可用于描述具体物体的动态,也可引申至抽象领域。以下从不同维度解析其内涵:
基本释义与词源
从构词角度看,“低”与“昂”形成反义复合结构,直观传达出“向下沉降”与“向上抬升”的对比意象。据《汉语大词典》考证,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楚辞·远游》中“服偃蹇以低昂兮”即通过玉佩摆动轨迹描摹动态美感,印证其描述物体起伏的本义。
引申义与使用范畴
近义辨析与语用特征
与“起伏”“波动”等近义词相比,“低昂”更具文言色彩,常见于诗词与典范文体。其反义词“平稳”“固定”则强调静态平衡。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强调动态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如“心绪低昂难自持”突显情感波动幅度。
文化意象与经典用例
该词在古诗文中常作为意境营造元素,如《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劳作场景中,“低昂”既可指镰刀挥动的节奏,亦隐喻民生艰辛的世态变迁,形成双关修辞效果。
“低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ī áng,其含义丰富,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物体或事物的高低、上下波动状态。例如:
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更广泛的解释:
“低昂”核心含义为“起伏变化”,既可描述具体事物的升降(如道路、飞鸟),也可抽象指价格、音律、人生境遇的波动。在文学中,常通过这种动态感增强画面与情感表达。
逼凑彼等冰霰布满尺骨俶成掸子打下手恩养钱甘露寺戈铠哥舒贡礼共模鬼乐官蜾蠃寒单韩坛好美豪强合祛薨陨荒旱狐媚猿攀涧槽击石拊石救护考责离纷糲藿灵空令人瞩目流逸鲈乡亭旅程麻勃拿印把儿砰通飘飘摇摇拼弹褰帷露冕人身攻击肉鬃弱累骚边上人山馆杉鷄生外水鼠数据流计算机塔布囊天生天杀屯种玩讽威陵微视韦陀无疵吴人不识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