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期的意思、相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期的解釋

期待;相約。 唐 李白 《贈郭季鷹》詩:“一擊九千仞,相期淩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孫立之赴廣西》詩:“相期鼻目傾肝膽,誰伴溪山避網羅。” 清 侯方域 《太平仁義之效論》:“人臣之進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登郁孤台》詩注:“ 贛江 一帶綠化頗佳,相期十年,可以戰勝洪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相期”指相互期待、相約,強調雙方在情感或行動上的共同約定。例如《三國演義》中“願相期于來世”即表達來世再會的約定。

二、用法與文學例證

  1. 古代詩詞中的運用
    • 李白《贈郭季鷹》:“一擊九千仞,相期淩紫氣”,此處“相期”暗含對高遠志向的共同追求。
    • 王安石《送孫立之赴廣西》:“相期鼻目傾肝膽”,則體現友人間的深厚情誼與約定。
  2. 白話文例句
    如郭沫若詩句“相期在雞黍”,表示約定共聚的樸素願望。

三、近義詞與延伸

四、總結

“相期”的核心含義是情感或行動上的雙向約定,多用于文學表達。需注意權威典籍與民間用法的差異,避免混淆。

(參考來源:漢典、李白及王安石詩詞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期的意思

《相期》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雙方約定在某個時間、地點或情況下相見、相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相期》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目”和“木”。目表示與眼睛有關,木表示與樹木有關。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相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齊說》一書中,意思是指兩人共同約定在某個時間見面。

繁體

《相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相期」,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相期》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可以寫作「項愭」,在具體使用中根據上下文和需要有所變化。

例句

1. 我們已經相期在明天的會議上見面。

2. 他們約定在公園的湖邊相期。

組詞

相會、相見、期望、預約、約定

近義詞

相約、約會、會面、相逢

反義詞

錯過、錯期、失約、失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