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稍稍;略微。《西湖佳話·白堤政迹》:“我既在此,做了一場刺史,又薄薄負些才名,今奉旨内轉,便突然而去,豈不令山水笑我無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那委員聽見他這麼説,也就順水推船,薄薄的責了他的底下人幾下就算了。”
(2).廣大貌。《荀子·榮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楊倞 注:“薄薄謂旁薄廣大之貌。”
(3).車疾馳聲。《詩·齊風·載驅》:“載驅薄薄,簟茀朱鞹。” 孔穎達 疏:“驅馳其馬,使之疾行,其車之聲薄薄然。”
“薄薄”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發音及具體語境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讀音為 báo báo 時
二、讀音為 bó bó 時
三、其他補充
建議:在古文閱讀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讀音及含義,現代使用則更側重具體描述厚度或程度。
薄薄這個詞在漢語中有多個不同的義項。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厚度很薄,也可以表示情緒或聲音很微弱。此外,薄薄還可以用來形容某物的數量很少,或者表示某人的性格特點比較冷淡、含蓄。
拆分部首和筆畫薄薄這個詞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它的總筆畫數是13,其中第一個“薄”字是11畫,第二個“薄”字是12畫。
來源薄薄這個詞源于漢語中的兩個常用字“薄”組成的重疊結構。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節南山》中,用于描述草木茂盛的樣子。
繁體在繁體字中,“薄薄”保持了與簡體字一樣的寫法,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薄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寫法是将“艸”字頭寫成“艹”,後來演變為現今的“艸”字頭。同時,字形上的細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仍然相似。
例句1. 她穿着一件薄薄的襯衫,透露出一絲婉約的美感。
2. 這個地方的空氣薄薄的,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
3. 這隻小狗很薄薄,吃得也很少。
組詞薄薄的:形容物體厚度很薄。
薄弱:形容某物某方面的能力或條件欠缺或不足。
薄暮:指傍晚時分。
薄荷:一種具有清涼香味的草本植物。
近義詞薄:薄薄、薄薄的。
薄弱:脆弱、不堪一擊。
微薄:少量、微不足道。
反義詞厚:厚重、厚實。
濃:濃厚、濃郁。
豐厚:豐富、充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