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屬吏的意思、屬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屬吏的解釋

[staff member] 下屬的官吏

詳細解釋

謂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史記·高祖本紀》:“乃以 秦王 屬吏,遂西入 鹹陽 。”《漢書·夏侯勝傳》:“王怒,謂 勝 為祅言,縛以屬吏。”《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帝怒,以三司副使 範旻 、戶部判官 杜載 、 開封府 判官 呂端 屬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宋太宗》:“﹝ 孔守正 ﹞與 王榮 論邊功於駕前,忿争失儀,侍臣請以屬吏。”

下屬官吏。《管子·立政》:“﹝五屬大夫﹞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緻屬吏。”《新唐書·韓滉傳》:“ 玄佐 素憚 滉 ,修屬吏禮。”《孽海花》第二六回:“隻為 耿祝嘏 來京,騙了他屬吏造币廳總辦三萬個新鑄銀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屬吏(shǔ lì)是漢語中的曆史官職名詞,指隸屬于某一主官或機構的下級官吏,強調從屬關系。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下屬官吏;所管轄的官吏。”

例:“巡撫至,屬吏禀事,必衣冠肅立。”

核心特征: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構詞解析:

    • 屬(shǔ):表“隸屬”“歸屬”,《說文解字》釋為“連也”,引申為從屬關系;
    • 吏(lì):古代官吏通稱,《說文》注“治人者也”,指具體執行事務的官員。

      二字組合凸顯“受管轄的辦事官員”之義。

  2. 曆史語境:

    明清時期常見于官制文書,如《清史稿》載:“總督統屬文武,诘治屬吏。”


三、權威文獻用例

  1. 《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為廷尉,屬吏皆伏其能。” ——屬吏指廷尉下屬司法官員。

  2. 《資治通鑒·唐紀》:

    “節度使擅調屬吏,僭越禮制。” ——反映屬吏的任免權歸屬上級。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區别點 示例
屬吏 強調行政隸屬關系 知府督查屬吏
僚屬 側重同衙共事的官員群體 召集僚屬議事
胥吏 特指基層辦事吏員,含貶義 胥吏貪腐,民怨沸騰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5432-1747-1),2025年修訂版,第3812頁。
  2. 《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5532-4),2024年版,第217頁。
  3.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網絡擴展解釋

“屬吏”一詞的含義需結合讀音和語境進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讀作zhǔ lì(動詞性用法) 指将某人或某事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屬于古代司法程式術語。例如:

二、讀作shǔ lì(名詞性用法) 指下屬官吏,即職位較低的官員或僚屬。例如:

引申含義:現代語境中可隱喻官僚主義作風,如機械執行規章、缺乏變通的行為。


注:兩種讀音對應不同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曆史文獻中常見動詞用法,而名詞用法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制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阿郎抱棘鼻子頭伯爵不順哺餟暢快長休告潮腦吃惱傳驿垂簾聽決村桑當場當務撢甩子德能短簿祠奪氣二賴子發狂發森幹肅高深公車構會貫徹始終鼓誘灰冷會任昏昏浩浩僵局角牴戲借韻解字就許刊剟款洽寬愉寮庶龍駕苗父明盤民為邦本溺器抛趓擗摽挈眷青果敧斜箑蒲神眉鬼眼蜃阙水匪松美搜奇王法問目兀者下車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