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然的意思、截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然的解釋

[completely;entirely;sharply] 界限分明

截然兩樣

截然分開

詳細解釋

(1).整齊貌;整肅貌。《詩·商頌·長發》“九有有截” 漢 鄭玄 箋:“故天下歸鄉 湯 ,九州齊一截然。”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 萬曆 間, 劉綎 以兵五千,戍 全羅 二載,海外截然。”

(2).态度嚴正貌。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詩之宗旨,且借禪以為喻,推原 漢 魏 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 唐 為法。”《朱子語類》卷六九:“義是處事截然方正,各得其宜。” 清 王夫之 《文學劉君昆映墓志銘》:“迨其以貧易操,則截然拒絶於一旦,乃至相遇而不與揖。” 沙汀 《淘金記》十八:“‘根本就沒有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

(3).界限分明貌。 唐 韓愈 《<郓州溪堂詩>序》:“其後 幽 、 鎮 、 魏 不悅於政,相扇繼變……惟 鄆 也,截然中居,四鄰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無恐。”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吾子又謂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即于情事截然絶不相關之處,亦有連環細筍伏于其中,看到後來方知其妙。”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我當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兩件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截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

2.引申義項

3.常見用法

4.語言對比

5.來源與演變


“截然”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描述明确的分界,既可指事物差異,也可引申為态度或狀态的鮮明對比。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截然的意思

截然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完全不同或徹底相反的。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事物或概念在某方面的差異明顯且無法調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截然由“戈”和“刀”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截然”一詞最早出現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書中,作者是清代古籍整理學家胡本仁。這個詞彙的創造與另一個常用詞彙“絕然”有關,二者用法類似,但絕然更常見。胡本仁為了避免使用過于頻繁的“絕然”,創造了“截然”一詞作為替代。

繁體

截然的繁體字是「截然」,拼音為jié rán。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截然的寫法和現在相比會有一些差異。例如,以康熙字典為例,其中截的部分寫作“戩”,而然的部分寫作“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都有所變化。

例句

1. 這兩個觀點截然相反,無法達成共識。

2. 我們從小就接受不同的教育,所以興趣和價值觀截然不同。

組詞

截然不同、截然相反、截然不同的看法、截然不同的态度

近義詞

徹底不同、完全相反、截然相反

反義詞

相同、一緻、相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