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周易》。 晉 左思 《魏都賦》:“覽《大易》與《春秋》,判殊隱而一緻。”《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議獄緩死,《大易》深規。” 李善 注:“《周易》曰:‘君子以議獄緩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三墳》、《丘》、《索》,湮沒不傳。以《大易》、《尚書》較之,其體制居可識也。”
“大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大易”是《周易》的别稱,指代中國古代經典《易經》。這一用法在古籍中尤為常見,例如:
需注意與“大義”(根本道理)、“太易”(道家宇宙生成論概念)等發音相近詞彙的區别。
若需進一步了解《周易》的具體内容或哲學思想,可參考《十三經注疏》等權威文獻。
《大易》一詞在漢語中有着多種含義。
拆分部首:有“大”和“易”兩個部首。
筆畫:《大易》共有9畫。
段落二: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大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化。其中,“大”意味着大、重要的意思;而“易”則表示易于、容易的含義。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兩個字的形狀可能與現代漢字存在一些差異。
繁體:在繁體字中,還是使用“大易”這個詞。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具體差異不詳。
段落三: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例句:他的成功是大易的。
組詞:大易者、易于大、重要易、易簡大。
近義詞:重大、重要、容易。
反義詞:困難、不易、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