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 time;at the right moment;be propitiously timed;in good time;forehanded]∶立刻;馬上
工作中有問題必須及時解決
及時相遣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forthwith;without delay;promptly]∶迅速地;毫不耽擱地
你應及時地動身回家
(1).逢時,謂得到有利時機。《易·乾》:“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晉 陶潛 《雜詩》之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唐 孟郊 《長安覊旅行》:“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
(2).適時。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吾自高曾世傳種花,但栽培及時,無他奇巧。” 清 喬可聘 《苦雨》詩:“雨喜及時好,那堪雲不開。”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十四段:“這批東西來得很及時,正趕上過年,都分發下去。”
(3).把握時機,抓緊時間。《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王翦 曰:‘為大王将,有功不得封侯……臣亦及時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丈夫功業當及時建立,以垂不朽。” 清 王韬 《淞濱瑣話·金玉蟾》:“姬見宦海風波,無端猝起,勸生及時引退。” 毛6*澤6*東 《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八:“批評要是及時的批評,不要老是愛好事後的批評。”
(4).到時候。 唐 李複言 《杜子春》:“﹝老人﹞曰:‘明日午時,候于西市 波斯 邸,慎勿後期。’及時, 子春 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5).《詩·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時也。 召南 之國,被 文王 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孔穎達 疏:“謂 紂 時俗衰政亂,男女喪其配耦,嫁娶多不以時,今被 文王 之化,故男女皆得以及時。”後因以“及時”指男女已到婚嫁之年。《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焦大郎 ﹞内有親女,美貌及時,未曾許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及時漢語 快速查詢。
“及時”是一個漢語常用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不拖延,抓住時機
符合當下需求
在成語「及時行樂」中,該詞引申為把握當下機遇的哲學觀念,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應時而動」的智慧。
需要區分的是:「及時」強調時間節點的適宜性,而「準時」側重嚴格遵守既定時刻。例如「及時提交方案」指在截止前完成即可,而「準時參會」則要求精确到具體鐘點。
《及時》一詞意味着按時、適時地做出某個行動或采取某個措施。它強調事情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完成,以免錯過最好的機遇或導緻不良後果。
《及時》一詞的拆分部首為「又」和「日」。
它的總筆畫數為5。
《及時》一詞源于先秦時期的《莊子·齊物論》:“天地嚴寒,然後以時雨;物皆劭力,然後能及。及其至也,時也;適至者也,及也。”該段文字表達了及時行動的重要性和将機會化為行動的必要性。
《及時》為《及時》的繁體字。
在古時候,「及時」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1. 考試前複習是非常重要的,記得要及時做好準備。
2. 如果我們及時采取行動,就能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及時行動、及時雨、及時報告、及時更新、及時處理
迅速、實時、立即、準時
滞後、遲緩、耽擱、延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