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像的意思、道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像的解釋

道教始祖 老子 的像。《宣和遺事》前集:“ 政和 三年夏四月, 玉清 和陽宮 成,即 福寧殿 東誕聖之地作宮,至是成,奉安道像,上詣宮行禮。”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上:“山之西北,有 老君洞 ,為供奉道像之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像"一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字面本義

"道" 指規律、真理或途徑(《說文解字》:"所行道也");"像" 指形象、摹拟(《說文解字》:"象也")。

合義:指對"道"這一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達,即通過形象、符號或藝術形式體現宇宙規律或哲學思想。例如:

"道本無形,聖人強為之象"(《道德經》注疏),說明"道像"是人對"道"的可視化诠釋。


二、道教專有概念

在道教文化中,"道像"特指道教神祇的造像或畫像,是宗教藝術與信仰的載體。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宗教象征性

    通過特定儀軌塑造神像(如三清、玉皇等),體現"道"的神聖性。造像需符合《道藏》中的"造像儀範",如手勢、法器均有教義内涵。

  2. 修行媒介

    信徒通過供奉、禮拜道像,實現"以像通真",輔助内丹修煉與精神皈依(《雲笈七籤》卷四十五)。

  3. 藝術與工藝結合

    融合雕塑、繪畫技藝,如唐代吳道子的道教壁畫(《曆代名畫記》),體現"形神兼備"的審美哲學。


文化延伸意義

"道像"亦泛指承載哲學思想的藝術形式,如太極圖、八卦符號等抽象圖示,均屬"道"的意象化表達(參考《周易研究》期刊相關論述)。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道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道教始祖老子的塑像或畫像,通常用于宗教供奉或紀念。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均有明确記載,例如《宣和遺事》和宋代文獻《楓窗小牍》。

2.發音與注音

3.曆史文獻中的記載

4.文化意義

道像不僅是宗教崇拜的載體,也反映了道教在曆史上的傳播與影響力。例如,宋代宮廷和民間均重視對老子的尊崇,通過塑像強化信仰。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或組詞示例,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天奇教育組詞庫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兵晻曀奧水保兒赤北山不鹹不足為慮春礿點題敦敬煩褥蜚翔風馳電掣豐居阜陵剛明泔魚高才遠識紅黑帽花線簡簡皛皎解怠技倆積輕積石絶倡愧慚籠蒙渌杯迷你裙暖孝潑毛神前王棄事日夜殺機稍遜一籌蛇脊繩文詩俠食欲師子吼水月鏡花蒴軸熟狀四海困窮讨撮通資吞嚼妥妥腲脮危言危行畏影而走無情少面吳中四士相渾小過活枭呼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