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鹹的意思、不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鹹的解釋

(1).不周遍;不普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故和聲入於耳而藏於心,心億則樂,窕則不鹹,摦則不容,心是以感。” 楊伯峻 注:“鹹,徧也。此謂音細則能聞者不周徧。”《國語·魯語上》:“小賜不鹹,獨恭不優。” 韋昭 注:“鹹,徧也。”

(2).不和。《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 周 。” 杜預 注:“鹹,同也。”《新唐書·楊弘禮傳》:“﹝ 弘禮 ﹞雅與 玄感 不鹹,表其必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嗤鄙·衍聖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賜第,數年不歸,或雲:父子不鹹,恐有分羹之禍。”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鹹 。有 肅慎氏之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鹹"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進行考辨。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不鹹"作形容詞時指"味道未達到鹹味标準",例如《呂氏春秋》中"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不鹹不成"即強調鹹味在五味調和中的必要性。作動詞時表"未用鹽腌制",如《齊民要術》記載的"魚肉不鹹,則易腐敗"。

二、古籍考證 《辭海》指出"不鹹"另為古山名,《山海經·大荒北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經清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考據,此山即今長白山,滿語"果勒敏珊延阿林"意為"白頭山","不鹹"為古肅慎族語言譯詞。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說明,在當代漢語中主要使用其本義,指食物含鹽量不足,如"湯淡不鹹需加佐料"。而地理名詞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及學術著作,日常語境已罕用。

網絡擴展解釋

“不鹹”是一個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文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釋義:

一、不周遍;不普遍

指事物分布或影響範圍不夠廣泛。例如《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提到“窕則不鹹”,楊伯峻注“鹹”為“遍”,即聲音細小則無法傳遍。類似用法還見于《國語·魯語上》“小賜不鹹”,韋昭亦解釋為“不普遍”。

二、不和;不同心

表示人際關系或局勢的沖突。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周公分封諸侯是因“二叔(管叔、蔡叔)之不鹹”,杜預注“鹹”為“同”,指兄弟不和。明代沈德符的《野獲編》中也用此義描述父子矛盾。

三、傳說中的山名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此處“不鹹”特指古代肅慎氏國附近的山脈。

現代用法

如今“不鹹”多與“不淡”連用為成語“不鹹不淡”,表示态度或事物平淡乏味,例如“明星在節目中說着不鹹不淡的話”(例句)。單獨使用時,需注意其文言屬性,避免與現代漢語中“鹹味不足”的字面意思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把絕豹采鮑酪别頭蠶麰酬唱踳雜祠室大遍大鴻膽大心雄盜金凍合喥頭風枝凫雁詭挂寒鴈橫草不拈,竪草不動緩怠讙國花屏胡部健傄進薦阃德蟒服女子國排備盼辰勾槃藍起號齊眉舉案青瑣客饒本镕調睿見珊瑚在網山木自寇沙鷗沙犀社威擅勢攝悟矢詞十洲三島祀竈日宋方棠樹談優務劣挑牙迢遙停飲通域突馳溫蠖文選枭販小女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