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也作“低徊”
(2) [linger;loiter]∶徘徊;流連
人們在堤邊低回,欣賞着澄江如練的水色
低佪夷猶,宿北6*姑兮。——《楚辭·九章·抽思》
(3) [circle round]∶回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樂遊園歌》
(4) [in a roundabout way]∶纡回曲折
大道低回。——《漢書·揚雄傳》
(1).徘徊,流連。 南朝 宋 鮑照 《松栢篇》詩:“扶輿出殯宮,低迴戀庭室。”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逮天書之下降,猶低迴以宿留。”
(2).謂曲意奉承。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 醋醋 又言曰:‘諸女伴皆住苑中,每歲多被惡風所撓,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 醋醋 不能低迴,應難取力。’”
(3).謂思緒或情感萦回。 清 冒襄 《寒夜聽白三彈琵琶歌》:“隻覺低迴傷舊事,我有萬感付琵琶。” 楊朔 《海市·百花時節》:“到今天,人類生活的天地這樣開闊,當然不一定隻是思念自己的親人,可是,每逢節日,還是會引起你無限低迴的情緒的。”參見“ 低回 ”。
(1).徘徊;流連。《史記·司馬相如傳》:“低回 陰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 西王母 皬然白首。”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七:“蓋自 栖筠 而下,義居二十餘世矣。餘為之低回歎息而去。” 清 方苞 《餘處士墓表》:“淹留 濂溪 、 鹿洞 ,過 柴桑 ,輒低回久之。” 郭沫若 《前茅·力的追求者》:“别了,低回的情趣!别要再來纏繞我白熱的心曦!你個可憐的撲燈蛾,你當得立地燒死!”
(2).纡回曲折。《漢書·揚雄傳下》:“大語叫叫,大道低回。” 顔師古 注:“低回,紆衍也。”
(3).遷就;迎合。《新唐書·文藝傳下·吳武陵》:“數百裡之内,拘若檻穽,常疑死于左右手,低回姑息,不可謂明。”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一:“前數年,有博士 鄒公 ,經甚明,文甚高,行甚修,不能低回當世,以直去位。”
(4).謂情感或思緒萦回。 宋 陸遊 《除删定宮謝丞相啟》:“伏念某獨學寡聞,倦遊不遂。瀾翻記誦,愧口耳之徒勞,跌宕文辭,顧雕蟲而自笑。低回久矣,感嘆凄然。” 清 蔣士铨 《香祖樓·嫁蘭》:“為甚麼同床各夢将情漏。你若為彼低回,奴當成就。” 徐遲 《井岡山記》九:“一天早晨, 毛6*澤6*東 同志看到他,說:‘天涼啦,該加點衣服啦!’他回答:‘我沒有衣服了。’‘噢,你沒有衣服啦!’為之低回久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低回漢語 快速查詢。
“低回”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讀音為dī huí(也作“低徊”),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層面:
徘徊或流連
指人在某處緩慢走動、停留,帶有留戀不舍的情感。
例:“人們在堤邊低回,欣賞着澄江如練的水色”;《楚辭·九章·抽思》中“低佪夷猶,宿北姑兮”也描述類似場景。
回旋起伏
多形容動作、聲音或事物的動态變化,如舞蹈、音樂等。
例:杜甫《樂遊園歌》中“拂水低回舞袖翻”,描繪衣袖舞動的起伏姿态。
思緒萦繞
表達情感或思考的反複萦繞,常見于文學描寫。
例:“每讀杜詩低回久之”,體現對詩句的反複品味與情感共鳴。
情緒起伏或低落
現代用法中可指情緒從高處逐漸回落,甚至陷入低谷的狀态。
例:“低回”被解釋為“情緒跌入谷底”。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楚辭》、杜甫詩作及現代散文選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