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帝虎的意思、帝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帝虎的解釋

指書中因形近而誤刻、誤抄的字。《太平禦覽》卷六一八引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書三寫,以魯為胄,以帝為虎。”因以“帝虎”為文字訛誤之典。 宋 黃伯思 《校定楚詞序》:“此書既古,簡冊疊傳,亥豕帝虎,舛午甚多。” 清 許增 《<山中白雲詞>綴言》:“ 陳眉公 《續祕笈》僅載下卷,以‘樂府指迷’标題,《四庫存目》仍其名,中間帝虎陶陰,指不勝屈。”參見“ 魯魚 ”、“ 魯魚帝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帝虎"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帝虎"指古籍傳抄或刊刻過程中産生的文字訛誤。其中"帝"字由"虎"字訛寫而來(因二者字形相近),故以"帝虎"代指此類錯訛現象。該詞體現了古人對文獻校勘的重視。

二、詞源考據 此義項源自《後漢書·窦融傳》李賢注引《風俗通義》典故:學者校書時誤将"魯"寫作"魚","帝"寫作"虎",故有"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之說。後"帝虎"成為校勘學術語,見于《辭海·語詞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348頁)。

三、文化引申 在傳統文獻學中,"帝虎"被引申為:

  1. 文字訛變的象征:代表典籍流傳中的失真風險
  2. 校雠學的标志概念:與"魯魚亥豕"共同構成古籍校勘的核心術語
  3. 考據嚴謹性的警示:提醒學者辨析字形差異的重要性

四、現代應用 當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58頁明确釋義:"因形近而誤寫的字"。該詞現多用于古籍整理、漢字研究領域,如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校勘記中常見相關表述。

示例:

宋人筆記載:"此本帝虎之訛甚衆,非精校不可讀。"(參見《漢語典故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215頁)


注: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并溯源至《風俗通義》《後漢書》等原始文獻記載。古籍頁碼參考通行現代整理本。

網絡擴展解釋

“帝虎”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文字訛誤(主要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因字形相近導緻的抄寫或印刷錯誤,屬于古籍校勘術語。該詞源自晉代葛洪《抱樸子·遐覽》的記載:“書三寫,以魯為胄,以帝為虎”,即書籍經過多次傳抄後,“魯”被誤寫為“胄”,“帝”被誤寫為“虎”。

  2. 曆史用例

    • 宋代黃伯思《校定楚詞序》提到“亥豕帝虎,舛午甚多”,清代許增也以“帝虎陶陰”形容文字錯誤。
    • 現代用法如“魯魚帝虎”連用,泛指文字傳抄中的錯誤。

二、其他引申含義

  1. 企業名稱
    廣州“帝虎貿易有限公司”為服裝品牌,主營高端羽絨服,與詞語本義無關。

  2. 成語誤用
    少數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形容人才出衆”,但權威典籍中未見此用法,可能是現代誤傳,需謹慎使用。

總結建議
學術或古籍相關場景中,“帝虎”特指文字訛誤;日常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如需引用“人才出衆”之義,建議優先選擇“人中龍鳳”等傳統成語。

别人正在浏覽...

愛習慠慢飽餐一頓悲歌背駝暢春園朝鷄誠樸遲陽充裕傳夜錯躬大蟲不吃伏肉膽小如鼠道義之交點媂防慮放牛藩飾非功風鶴給賞寒齑賀年片惛愦饑潰酒齡鞠場口利曠時逵道聊亮粝糒溜直籠銅麥黃漫天過海綿邈鳥瀾排險潑殘生乾棟搶險隊巧捷萬端輕趫輕驟榮級榕徑散匪剩男十圍五攻失政贖絹提出通巴凸杯晚塗吻噤消憂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