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關的意思、津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關的解釋

水陸沖要之處所設的關口。《史記·孝景本紀》:“復置津關,用傳出入。”《淮南子·修務訓》:“上峭山,赴深谿,遊川水,犯津關。”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淮水》:“ 淮 中有洲,俗號 關洲 ,蓋津關所在,故斯洲納稱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津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津關(拼音:jīn guān)指水陸交通要沖處設立的關口。古代因河流交彙處是軍事和商貿的重要節點,常在此設關隘,故“津關”也引申為關鍵時刻或戰略要地。


二、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

    • 津:本義為渡口,如“要津”;也指唾液、汗液(如“遍體生津”),或象征潤澤(如“津貼”)。
    • 關:指險要地段的守衛處所(如“山海關”),或動作“關閉”。
  2. 曆史背景
    津關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宋代與契丹分界的“三關”——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淤口關(霸州東)、瓦橋關(今雄縣),均為軍事防禦重鎮。
    例:後周世宗北伐契丹時,曾攻破這三關,直逼幽州。

  3. 古籍引用

    • 《淮南子·修務訓》:“上峭山,赴深谿,遊川水,犯津關。”
    • 賈誼《過秦論》:“繕津關,據險塞。”

三、現代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史記》《淮南子》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津關的意思

《津關》是一個中文詞彙,有多種不同的含義。在古代,津關可以指代大江大河邊的渡口或關口,是陸地與水路的交界處。這個詞也可以用來表示人們過江過河時所經過的關口和渡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津關》的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水部,右邊是關部。在現代漢字中,津關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津關這個詞的來源與渡口、關口有關,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戰争時期。在古代戰争中,津關是重要的軍事要塞,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通過掌握津關的關口和渡口,可以掌握軍事上的優勢地位。

繁體

在繁體字中,津關的寫法和簡體字是一緻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津關有時會寫作“津關”,字形略有不同,但含義相同。

例句

1. 他們準備渡過津關,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2. 在古代戰争中,掌握津關是攻守的關鍵。

組詞

1. 津渡:指經過渡口過江或過河。

2. 關隘:指山川之險要。

3. 口岸:指沿海或河口的港口和碼頭。

4. 港口:指河道或海灣中的人工或自然凹地,可供船隻停靠的地方。

近義詞

1. 渡口:指水陸交通的轉運站點。

2. 關卡:指塞外和疆界上的開設的關口。

3. 渡船:指用來渡運人和貨物的船隻。

反義詞

1. 天渡:指過江過河時不經過渡口,直接通過船隻或橋梁等方式進行渡過。

2. 陸路:指通過陸地道路進行交通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