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關的意思、津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關的解釋

水陸沖要之處所設的關口。《史記·孝景本紀》:“復置津關,用傳出入。”《淮南子·修務訓》:“上峭山,赴深谿,遊川水,犯津關。”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淮水》:“ 淮 中有洲,俗號 關洲 ,蓋津關所在,故斯洲納稱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水陸交通要道上的關卡,是古代國家在重要渡口和關隘設立的用于稽查行旅、征收賦稅、控制交通的處所。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功能及現代延伸角度詳細說明:


一、核心釋義與詞源

  1. 字義分解

    • 津:本義指渡口,是河流的重要過境點(《說文解字·水部》:“津,水渡也”)。
    • 關:指險要地段的守衛關卡(《說文解字·門部》:“關,以木橫持門戶也”,引申為要塞)。

      二者結合,特指水路與陸路交彙處的樞紐性關卡。

  2. 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津關,水陸要沖的關卡。”其功能側重于控制人員物資流通,兼具軍事防禦與經濟管理雙重屬性。


二、曆史功能與文獻例證

  1. 稽查與防禦

    古代津關常設于邊境或交通咽喉,如函谷關、潼關等,負責盤查過往商旅、防止流民遷徙及軍事入侵。

    例證:

    《呂氏春秋·仲秋紀》:“修法制,繕囹圄,禁奸塞邪,審決獄,平詞訟,慎關梁,塞津關。”

    (描述秋季加強津關管理以維護治安)。

  2. 稅收征管

    津關是國家征收關稅(如“關津之稅”)的核心場所,對流通商品課稅以充實財政。

    例證:

    《史記·貨殖列傳》:“夫天下物所鮮所多,人民謠俗……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漿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販谷粜千鐘,薪稿千車,船長千丈,木千章,竹竿萬個,其轺車百乘,牛車千兩,木器髤者千枚……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然是富給之資也,不窺市井,不行異邑,坐而待收,身有處士之義而取給焉。若至力農畜,工虞商賈,為權利以成富,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裡者,不可勝數。夫纖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勝……諺曰:‘百裡不販樵,千裡不販籴。’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百歲,來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謂也。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間接反映商賈需經津關納稅)。


三、現代延伸與使用場景

  1. 地名遺存

    部分現代地名仍保留“津關”痕迹,如天津(原為漕運樞紐)、函谷關(河南靈寶),體現曆史地理印記。

  2. 文學象征

    在古詩文中常象征行路艱險或人生際遇轉折點,如杜甫《龍門》:“往來時屢改,川陸日悠哉!杖藜妨躍馬,不是故遲回。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往來時屢改,川陸日悠哉!津關連峙嶽,城郭帶層台。”。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呂氏春秋》,[西漢]劉向編訂,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全唐詩》,[清]彭定求編,中華書局影印本。

(注:因部分古籍原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版本為準,讀者可通過中華書局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津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津關(拼音:jīn guān)指水陸交通要沖處設立的關口。古代因河流交彙處是軍事和商貿的重要節點,常在此設關隘,故“津關”也引申為關鍵時刻或戰略要地。


二、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

    • 津:本義為渡口,如“要津”;也指唾液、汗液(如“遍體生津”),或象征潤澤(如“津貼”)。
    • 關:指險要地段的守衛處所(如“山海關”),或動作“關閉”。
  2. 曆史背景
    津關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宋代與契丹分界的“三關”——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淤口關(霸州東)、瓦橋關(今雄縣),均為軍事防禦重鎮。
    例:後周世宗北伐契丹時,曾攻破這三關,直逼幽州。

  3. 古籍引用

    • 《淮南子·修務訓》:“上峭山,赴深谿,遊川水,犯津關。”
    • 賈誼《過秦論》:“繕津關,據險塞。”

三、現代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史記》《淮南子》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憋悶别樹一幟筆記不恙朝部憃冥穿越疵玷辭言單刀赴會倒蹅門彫傷敦雅多餘惡限發覺發潛高出一籌割制國宦回迂混瀁活托呼謂匠學健旺檢正官交分徑賽近官峻特渴愛勞動模範兩賴子路迳馬八六漫然梅風明爽南野牛觔蓬萊山評劇鉗制傾斜拳腳升用身在曹營心在漢守適壽相淑人肅疏讨研田澤體乾通街投劾屠戮外舅武漢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