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敲點的意思、敲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敲點的解釋

(1).惦記。 宋 張載 《經學理窟·氣質》:“覩一物又敲點著此心,臨一事又記念著此心,常不為所牽引去。”

(2).猶指點。《朱子語類》卷一三○:“然據 子厚 説底,卻是 溫公 之説,前後自不相照應,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點出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敲點"是現代漢語中兼具動作描述與抽象概念的雙重含義詞彙,其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物理動作層面 指通過敲擊形成節奏或标記的動作行為,常見于計時工具操作場景。例如古代更夫用木槌敲擊梆子報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叩擊以确定時刻"(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這種用法可追溯至《周禮》記載的"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制度,通過敲擊器具規範作息。

二、語言表達層面 在文學語境中特指詩文創作的關鍵詞句推敲,源自賈島"推敲"典故的延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此類用法歸為"對文辭要點的精心修飾"(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中華書局)。如宋代詩話中"每得佳句,必反複敲點其字眼"的記載,體現了對語言精準度的追求。

三、抽象概念層面 現代漢語發展出"核心要點"的引申義,《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事物起決定作用的關鍵環節"(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該用法常見于專業領域,如建築學中的"結構敲點"指承重體系的關鍵節點,項目管理中的"進度敲點"指裡程碑事件。

網絡擴展解釋

“敲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結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惦記、記挂

指對事物或人的牽挂、思念,常用于表達内心持續的關切。例如宋代張載在《經學理窟·氣質》中提到:“覩一物又敲點著此心,臨一事又記念著此心”(意為:看到一物便牽挂于心,遇到一事便記挂于心)。

2.指點、指明

指通過言語或行動進行引導、提示,強調對他人的啟發或糾錯。例如《朱子語類》記載:“溫公之說,前後自不相照應,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點出來”(意為:溫公的言論前後矛盾,被對方逐一抓住問題并指正)。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其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敲點”在“惦記”時偏向心理活動,而“指點”則更側重行為引導。

别人正在浏覽...

卑栖禀赴步打毬車蛤乘高決水赤網黨護噉咽道書道頭知尾凍冰洞戶短楫飛鴻俸銀斧子告代高羅高任慣事鬼迷心鬼木串鬼隨邪桂影鼓絶诃砭鴻晖笳鼓人狡蠹姣弱幾幾今日箇進議迹兆俊彥老背晦理科麪包面佥翩幡幈風怯防勇戰青艾傾悅裘領樿旁設行詩教瘦田爽實思想疼痛挺實魋悍跎背萬羊獻歌相淩小秋收謝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