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疾言厲色。 明 宋濂 《元故秘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
“疾言厲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疾言厲氣”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态,表現為語速急促、言辭嚴厲、氣勢強硬,與“疾言厲色”同義。其中:
最早出自明代宋濂《元故秘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文中通過對比揭君平日溫和有禮的形象,強調其連對家人都未曾顯露嚴厲态度,側面凸顯該詞的情感強度。
該成語為中性詞,但實際使用中多含負面色彩,隱含态度急躁或過于強硬。需根據語境判斷是否適用,避免誤用為褒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典》《成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疾言厲氣》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說話直接而有力,态度強硬,沒有顧忌和拘束。它表達了一個人直言不諱、直截了當的性格和态度。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疒和言,它的筆畫數為14。其中,疒是疖部首,表示與疾病相關;言是讠部首,表示與言語相關。
《疾言厲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古人認為,直言不諱、堅定不移的态度是對不公正、不義之事的抵抗和批評。這個成語體現了************的重要性,鼓勵人們敢于發聲、堅守信念。
在繁體字中,疾言厲氣的寫法基本上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例如,疾字的古代寫法是疒丿,言字的古代寫法是訁。這些古代寫法在演變中逐漸簡化為現代的疒和言。
以下是一些使用《疾言厲氣》的例句:
1. 他在會議上疾言厲氣地批評了領導的錯誤決策。
2. 她以疾言厲氣地反駁了對方的不公正指責。
3. 面對不公平待遇,我們應該勇于疾言厲氣,捍衛自己的權益。
一些以《疾言厲氣》為主題的相關詞彙包括:
1. 犀利:形容言辭尖銳、銳利,具有強烈的批評或指責。
2. 剛正:形容言語和行為态度直接、堅決,毫不妥協。
3. 和平:與疾言厲氣相反的概念,表示和睦、友好。
總之,《疾言厲氣》是一個形容人說話直截了當、态度強硬的成語。它源于中國古代文化,體現了人們對于************和堅守信念的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