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鹿洞的意思、白鹿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鹿洞的解釋

洞名。在 江西省 星子縣 北 廬山 五老峰 下。 唐 貞元 中 李渤 與兄 涉 隱居讀書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唐 王建 《題别遺愛草堂兼呈李十君》詩:“君家 白鹿洞 ,聞道亦生苔。”《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白鹿洞 在 廬山 之陽,常聚生徒數百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白鹿洞”的詞義解釋,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白鹿洞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的一處曆史名勝,因唐代李渤兄弟隱居讀書時豢養白鹿而得名。其名稱源于李渤養白鹿的典故,故稱“白鹿先生”,隱居處得名“白鹿洞”。

二、曆史沿革

  1. 唐代起源
    唐貞元年間(785-805年),李渤與兄李涉為避戰亂隱居廬山,養白鹿相伴讀書。後李渤任江州刺史時重返此地,修建亭台花木,奠定白鹿洞雛形。
  2. 書院發展
    • 南唐時期(937-975年)在此設立“廬山國學”,為官方教育機構;
    • 宋代擴建為書院,朱熹于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主持修複并講學,制定學規,使其成為理學傳播中心。
  3. 名稱考據
    白鹿洞最初“有洞無鹿”,明代嘉靖年間始鑿洞置石鹿,後幾經埋藏與重見,現存石鹿為1982年修複時出土。

三、文化意義

四、其他同名地點

需注意福建廈門白鹿洞為另一獨立景點,位于虎溪岩,因借朱熹講學故事得名,屬廈門小八景。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曆史記載及文化研究資料,如需進一步了解書院建築或朱熹教育思想,可參考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鹿洞(bái lù dòng)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一處位于中國湖南省常德市的著名景點。它是以山洞中白鹿形狀石仔為特色,因此得名白鹿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白:部首為白,總筆畫數為5; - 鹿:部首為鹿,總筆畫數為11; - 洞:部首為水,總筆畫數為9。 來源: 白鹿洞的名稱是根據洞中的石雕而來。白鹿洞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繁體: 白鹿洞的繁體字為白鹿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白鹿洞的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但可能會采用一些古體字的形式。 例句: 1.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白鹿洞旅遊。 2. 白鹿洞是一處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旅遊勝地。 組詞: 白鹿洞沒有明确的組詞,但可以根據需要加上一些描述詞,如美麗的白鹿洞、古老的白鹿洞等。 近義詞: 白鹿洞的近義詞可根據語境而有所不同,如白鹿山洞、鹿洞等。 反義詞: 白鹿洞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