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鹿洞的意思、白鹿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鹿洞的解释

洞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北 庐山 五老峰 下。 唐 贞元 中 李渤 与兄 涉 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唐 王建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君》诗:“君家 白鹿洞 ,闻道亦生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白鹿洞 在 庐山 之阳,常聚生徒数百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白鹿洞”的词义解释,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白鹿洞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的一处历史名胜,因唐代李渤兄弟隐居读书时豢养白鹿而得名。其名称源于李渤养白鹿的典故,故称“白鹿先生”,隐居处得名“白鹿洞”。

二、历史沿革

  1. 唐代起源
    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李渤与兄李涉为避战乱隐居庐山,养白鹿相伴读书。后李渤任江州刺史时重返此地,修建亭台花木,奠定白鹿洞雏形。
  2. 书院发展
    • 南唐时期(937-975年)在此设立“庐山国学”,为官方教育机构;
    • 宋代扩建为书院,朱熹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主持修复并讲学,制定学规,使其成为理学传播中心。
  3. 名称考据
    白鹿洞最初“有洞无鹿”,明代嘉靖年间始凿洞置石鹿,后几经埋藏与重见,现存石鹿为1982年修复时出土。

三、文化意义

四、其他同名地点

需注意福建厦门白鹿洞为另一独立景点,位于虎溪岩,因借朱熹讲学故事得名,属厦门小八景。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历史记载及文化研究资料,如需进一步了解书院建筑或朱熹教育思想,可参考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鹿洞(bái lù dòng)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一处位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的著名景点。它是以山洞中白鹿形状石仔为特色,因此得名白鹿洞。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白:部首为白,总笔画数为5; - 鹿:部首为鹿,总笔画数为11; - 洞:部首为水,总笔画数为9。 来源: 白鹿洞的名称是根据洞中的石雕而来。白鹿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的地方。 繁体: 白鹿洞的繁体字为白鹿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白鹿洞的写法并无太大差异,但可能会采用一些古体字的形式。 例句: 1. 我们计划下个月去白鹿洞旅游。 2. 白鹿洞是一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组词: 白鹿洞没有明确的组词,但可以根据需要加上一些描述词,如美丽的白鹿洞、古老的白鹿洞等。 近义词: 白鹿洞的近义词可根据语境而有所不同,如白鹿山洞、鹿洞等。 反义词: 白鹿洞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语。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冰消瓦解碧纱簸荡逋寇不以为奇才彦虫旋穿文凿句辞禄大命颠险顶板丢答独步天下遁迹藩臣凡躯菲德奋发有为丰饱浮龄该遍锅贴鹤顶鸟宏观世界欢闻变歌华燿昏乱货儿讲舍肩舁劫后灰矜嗟口中蚤虱拦腰布莲华白廉贫灵书镂心满腔子马矢目眊朴渥青锦青虚阮囊上驷水光山色顺女肆威司长贪嘴梃子纬説温绎吴刀五斗米师舞马详奏仙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