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rsenic trisulphide;orpiment]∶礦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 2 S 3 )橙黃色,半透明,可用來制顔料。
(2) [make irresponsible talk;talk sheer nonsense]∶古人用雌黃來塗改文字,因此稱亂改文字、亂發議論為“妄下雌黃”,稱不顧事實、隨口亂說為“信口雌黃”
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顔氏家訓·勉學篇》
(1).礦物名。即三硫化二砷,半透明,檸檬黃色,有毒,能殺菌滅蟲。《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衆色炫燿,照爛龍鱗。” 張守節 正義:“雌黃出 武都 山谷,與雄黃同山。”《漢書·西域傳下·姑墨國》:“﹝ 姑墨國 ﹞出銅、鐵、雌黃。”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雌黃》。
(2).用礦物雌黃制成的顔料。古人寫字用黃紙,有誤,則用雌黃塗抹後改寫。亦用于繪畫。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雌黃治書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黃令熟,曝乾;更於甆椀中研令極熟,曝乾;又於甆椀中研令極熟。乃融好膠清和於鐵杵臼中,熟擣丸如黑丸,陰乾。以水研而治書,永不剝落。”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館閣新書浄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惟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
(3).改易;駁正。《晉書·王衍傳》:“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著書》:“近世諸公,多作考異、證誤、糾繆等書,以雌黃前輩。” 清 胡鳴玉 《訂譌雜錄·雌黃》:“ 王衍 善談論,錯舉經籍,輙隨口改易,聽者不覺,故謂之‘口中雌黃’,以其改易字句,如口中塗滅更定,非以其譏議也。”
(4).議論;評論。 唐 無名氏 《<顔氏家訓>序》:“ 北齊 黃門侍郎 顔之推 ,學優才贍,山高海深,常雌黃朝廷,品藻人物。” 宋 鄭景望 《蒙齋筆談·張舉》:“ 賀鑄 最有口才,好雌黃人物。”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叙》:“ 楊用脩 搜遺響,鈎匿跡,以備覽核,如二 酉 之藏耳。其於雌黃曩哲,橐鑰後進,均之乎未暇也。”
(5).指妄加評論;謬論。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渠》:“ 夷甫 ( 王衍 字)雖體荷儁令,口擅雌黃,污辱君親,獲罪 羯 勒 。” 清 王夫之 《宋論·真宗》:“使支離之異學,雌黃之遊士,熒天下之耳目而蕩其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吾夫 天王 之江山萬萬年乃是定的,而綱常名分之不正者,祗知奉天父天兄命以改正之,使天下萬代顧名思義,知所奮發也,那管愚夫俗子祗喜説雌黃而驚聽烈雷者也。”
(6).善惡;是非。《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雌黃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呂向 注:“雌黃,善惡也。”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上:“ 李師中 送 唐介 詩雜押‘寒’、‘删’二韻。《冷齋夜話》謂其落韻,而《湘素雜記》雲此用 鄭谷 等進退格。《藝苑雌黃》,則疑而兩存之。”
雌黃的含義可從礦物屬性、曆史用途、文化引申及藥用價值四方面綜合解析:
礦物屬性
雌黃是一種硫化物礦物,化學成分為三硫化二砷($text{As}_2text{S}_3$),屬單斜晶系。其外觀呈檸檬黃色或橙紅色,質脆易碎,有樹脂光澤,燃燒時散發大蒜氣味。劇毒是其顯著特性,需謹慎使用。
曆史與文化用途
中藥應用
雌黃入藥可殺蟲、解毒、消腫,主治疥癬、蛇蟲咬傷等。《神農本草經》将其列為中品,但需注意其毒性,多外用或嚴格炮制後使用。
其他引申義
少數文獻(如)提及“雌黃”比喻陰險狡詐的女性,但此用法較罕見,主流含義仍與礦物及文化引申相關。
雌黃兼具自然屬性與人文意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更多細節可查閱搜狗百科、中醫中藥網等來源。
《雌黃》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一種黃色的礦物,化學上是三硫化二砷,屬于砷的化合物。這種礦物色澤明亮,曾被廣泛用作顔料和藥物。
《雌黃》可以拆分為“隹”、“彐”和“田”三個部首,其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隹”部首對應于“雉”,“彐”部首對應于“歸”,“田”部首對應于“由”。
《雌黃》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寫法為「雌黃」。
古代漢字中,《雌黃》的寫法有所變化。在古代文字中,它的寫法為「雌驤」,字形上含有馬的形象,也表示了一種升騰的意味。
1. 在古代,雌黃曾被用作民間的顔料,用來繪制中國傳統繪畫。
2. 雌黃在中藥中具有疏散風熱、燥濕解毒*********。
組詞:雄黃、雌黃膠、雌黃石、雌黃酸。
近義詞:雄黃。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