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蔣的意思、白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蔣的解釋

茭草的别名。 唐 杜甫 《傷秋》詩:“白蔣風飈脆,殷檉曉夜稀。” 仇兆鳌 注:“白蔣,茭草也。” 唐 陸龜蒙 《和胥口即事》之一:“白蔣知秋露裛,青楓欲暮煙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蔣是漢語中對茭白的古稱,源自茭白植株的形态特征及生長習性。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白蔣”指茭白的根莖部分,因表皮呈青白色且質地堅硬如蔣草(菰的别稱)而得名。

從植物學角度,白蔣屬于禾本科菰屬,其膨大的肉質莖是我國傳統水生蔬菜。明代《本草綱目》描述其“莖白如筍,可生食、煮食”,清代《植物名實圖考》進一步記載其“秋時抽苔,中心生白薹如小兒臂”。現代《中國植物志》将其學名标注為Zizania latifolia,确認其由黑粉菌寄生形成的特殊結構。

在曆史文獻中,北魏《齊民要術》已記載白蔣的栽培技術,唐代杜甫《秋興八首》更有“波漂菰米沉雲黑”的詩句佐證其食用曆史。該名稱現多用于方言及古籍研究領域,當代通用名“茭白”已成為标準稱謂。

網絡擴展解釋

“白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如下:

一、基本解釋

白蔣是茭草的别名,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菰屬(學名:Zizania latifolia),其嫩莖可食用,俗稱茭白。在古代文獻中,白蔣常被用作幹草或飼料,例如唐代詩人杜甫的《傷秋》中提及:“白蔣風飈脆,殷檉曉夜稀”,注釋明确指出“白蔣”即茭草。

二、詞源與用法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中,“白蔣”已較少使用,僅作為茭草的書面别稱存在,多見于古籍注釋或植物學文獻。需注意避免與個别非權威來源(如)提到的引申義混淆,後者可能為誤釋。

四、相關擴展

茭草(白蔣)的嫩莖因真菌寄生而膨大形成茭白,是常見蔬菜;其幹燥莖葉則曾用作牲畜飼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米薄軬車冰瓯才吏殘疾人讒徒啜息聰明丸蹙繩燈語地下鐵道東宮三少東飄西泊多于耳治風颷分形共氣拂汨河紀華發花封黃間驩心假令嘉馔繼絕存亡金絲猴鸠衆遽爾磊磈螺釘暮夜金泥筩花燃萁煎豆人山人海睿識散艙嗓黃喪食商冒生性身無長物市鎮食竹獸擾順隨松黃酒竦聽箨冠龌濁五百年前兀那五色縷五線譜無緒掀擢黠驵斜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