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寔遺盜的意思、陳寔遺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寔遺盜的解釋

《後漢書·陳寔傳》:“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 寔 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 寔 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後因以“陳寔遺盜”為以仁德感動竊賊棄惡從善之典故。 五代 李瀚 《蒙求》:“ 黃向 訪主, 陳寔 遺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陳寔遺盜”是源自東漢名士陳寔的典故,比喻以仁德感化他人、促使其改過向善的義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典故背景

東漢時期,陳寔(字仲弓)為人寬厚仁德。某夜有小偷潛入其家,藏于房梁上。陳寔發現後并未抓捕,而是借機教育子孫:“人應自我勉勵,惡習多因後天養成,正如梁上君子。”小偷聞言羞愧難當,主動認錯。陳寔不僅寬恕了他,還贈其絲絹以解貧困。此後,當地盜竊之風大減。

核心含義

  1. 以德化人:強調通過感化而非懲罰引導犯錯者改過自新,體現“教化為先”的理念。
  2. 關注根源:陳寔指出小偷行為多因貧困所迫,主張從社會根源解決問題。
  3. 成語衍生:故事衍生出“梁上君子”一詞,成為小偷的雅稱,也用于形容脫離實際的人。

現代啟示

該典故被廣泛用于強調教育、寬容與社會關懷的重要性,尤其在司法和道德教育領域,提倡以理解與幫扶替代簡單懲戒。

注意:部分資料(如)誤将“遺盜”解釋為“財物被盜”,實為訛傳。正确含義應為“贈物感化盜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寔遺盜,一詞多義;拆分部首為“陳寔遺”、“盜”;筆畫分别為陳(8畫)、寔(16畫)、遺(12畫)、盜(11畫);該詞來源于中文語言,是其中的一個漢字組合;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陳寔遺盜的字形與現代漢字字形基本保持一緻;以下是一些例句:陳寔遺盜行徑令人震驚;她的作品遭到了陳寔遺盜;部分組詞包括陳述、寔行、遺忘;近義詞有偷竊、搶奪,反義詞有歸還、交還等。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