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志的意思、承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志的解釋

(1).迎合意旨。《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 南朝 梁 劉孝綽 《司空安成康王碑銘》:“ 蔔商 有問,是謂色難;承志望顔,在公斯易。”

(2).繼承大志。《韓詩外傳》卷十:“故 大王 、 太伯 、 王季 ,可謂見始知終而承志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志”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語義結構兩方面解析:

一、字源釋義 “承”在甲骨文中象雙手托舉之形,《說文解字》釋為“奉也,受也”,本義指接受、承載,後衍生繼承之意。“志”從心從止,《釋名》解作“記也”,本指心之所向,引申為志向、遺願。二字結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意為“承接志向”(《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二、語義演變

  1. 傳統語境:特指子嗣繼承父輩遺志,如《禮記·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述倫理規範(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2. 現代拓展:延伸至承接集體意志或文化傳統,如“承志書院承載着徽州文脈”(《中國建築文化大觀》,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權威用例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該詞屬書面語,釋義為“繼承先輩或他人的志向”。典型用例可見《後漢書·張衡傳》“庶前訓之可鑽,聊朝隱乎柱史,庶前人之承志”。該用法至今保留在“子承父志”“承志堂”等固定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

“承志”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同時在現代常被用于人名中,賦予特定寓意:

一、詞語本義解釋

  1. 迎合意旨
    源自《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指揣摩并順應他人的心意或願望,尤其用于描述侍奉尊長時的恭敬态度()。

  2. 繼承大志
    出自《韓詩外傳》:“承志望顔,在公斯易。”意為繼承先輩或他人的志向與抱負,強調對精神或事業目标的延續()。

二、作為人名的寓意

當“承志”用于人名時,兩字分别蘊含以下含義: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或姓名案例,可參考《禮記》《韓詩外傳》等典籍,或咨詢專業命名師。

别人正在浏覽...

按試八擡大轎本籍表裡不一不問不聞補習學校扯撮春書從表弟叢冢大秦君妒昧多曾風舉雲搖風調幅辏咈心甘心如荠高遷關西桂庭海舶好打好謀善斷胡志明交酬汲道晶盤敬授民時靜夜思急手酒旗擊櫂镌镵勒索燎鑪蘆蕩落實闾葵迷團讓逸競勞日加睒睒設極剩客神說鬼話使腔水線宋椠宋詩鈔堂溪田閑外丹無名之師閑架法先親小半霞缛雲絪諧奴心高氣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