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集名。清代吳之振等編選。編者因不滿明代前後七子尊唐詩抑宋詩之風,特編選此書,以示“宋詩之長”。編成初集一百零六卷,收宋代詩作一萬二千餘首,選錄作家八十四家(目錄中列一百家),各家均附小傳。是一部規模較大的宋詩總集。
《宋詩鈔》是清代學者編選的一部宋詩總集,其核心信息可歸納如下:
編撰背景與目的
清代吳之振、呂留良等人因不滿明代“前後七子”推崇唐詩而貶低宋詩的風氣,特編此書以彰顯宋詩的獨特價值,打破“尊唐抑宋”的文學偏見。
内容與結構
文學價值
作為第一部大規模宋詩總集,該書系統梳理了宋代詩歌成就,為後世研究宋詩提供了重要文獻基礎,推動了宋詩地位的重新評估。
版本與影響
該書以總集形式呈現,兼具選本性質,後常被用作“宋詩選本”的代稱,在清代詩壇引發廣泛讨論。
若需完整詩人名錄或具體詩作分析,可參考《宋詩鈔初集》《宋詩鈔補》原書或相關研究文獻。
《宋詩鈔》是指彙編、輯錄和整理了宋代(960年—1279年)的詩歌作品的書籍,也稱為宋詩選、宋詩集。
《宋詩鈔》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钅”和“钅”,其中“宀”是頭部部首,表示與房屋有關,而“钅”是金屬部首,表示與金屬有關。
根據拆分部首和漢字筆畫,可以得到《宋詩鈔》這個詞的總體筆畫數為12畫。
《宋詩鈔》是漢字所組成的詞語,其中“宋”指的是宋代的意思,而“詩”則指的是詩歌作品,“鈔”表示輯錄、整理的意思。
《宋詩鈔》是《宋詩鈔》的繁體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宋詩鈔》這個詞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書寫。例如,可以用“宋詩鈔”、“宋詩摽”等形式來表示。
他經常翻閱《宋詩鈔》以尋找靈感。
1. 宋代:指的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間的中國宋朝時期。 2. 詩歌:指用文學形式來表達情感、描繪景物等的文章形式。 3. 鈔輯:指輯錄、整理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對文學作品進行編選整理。
1. 宋代詩選 2. 宋詩選集 3. 宋代文集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宋詩鈔》是一個特定的名稱,沒有與之相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