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船。《梁書·王僧孺傳》:“﹝ 南海郡 ﹞海舶每歲數至。” 唐 白居易 《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牙檣連海舶,銅鼓賽江神。”《清史稿·食貨志一》:“以及創鐵路,改郵傳,設電局,通海舶。”
(2).特指外國船。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四》:“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 廣州 、 安邑 , 師子國 船最大。” 陳毅 《廣東》詩:“海舶百年來禍患,謫人歷代富篇章。”
“海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海舶”既指實際的海船(尤其是古代遠洋船),也包含曆史、商貿和文化層面的多重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引用或商貿實例,可查看上述來源。
《海舶》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海洋中的船隻。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海”和“舶”。
“海舶”中的首個字是“海”,它的部首是“氵”,代表水。而“舶”的部首是“舟”,代表船。整個詞語共有16個筆畫。
《海舶》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海舶」。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海舶》這一詞語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1. 那艘海舶正在穿過廣闊的海洋前進。
2. 他在航海中遇到了一艘巨大的海舶。
組詞:海洋、船隻、航海、航線。
近義詞:海船、船隻。
反義詞:陸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