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静貌。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颺凛凓以风清,寂澄凝而月静。”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夜有怀》诗:“万里絶瑕玷,百丈已澄凝。”
澄凝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澄”和“凝”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清澈而静止的状态,常用于形容液体、光线或抽象意境。以下是权威释义及例证:
《汉语大词典》
释为“清澈静止”。其中“澄”指水清不流动,“凝”指聚集、安定。整体强调物体通透且稳定的特质。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690-9)。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未单独收录“澄凝”,但“澄”释义为“(水)清澈”,“凝”为“凝结;聚集”。组合后引申为“清亮而凝固的状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8)。
形容液体(如水、酒)透明无杂质且平静无波,如“澄凝的湖水”。
延伸至形容光线(如月光)、氛围(如“夜色澄凝”)或心境(如“神思澄凝”),强调纯净、安宁的意境。
《淮南子·俶真训》:
“人莫鉴于流沫,而鉴于澄凝之水。”
(人不用浑浊的水照影,而用清澈静止的水。)
来源:《淮南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宋代诗词:
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玉碗冰寒滴露华,澄凝似妾横波目。”
以“澄凝”喻女子眼神清亮含情。
来源:《全宋词》(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7250-4)。
“雨后天空如洗,洱海澄凝如一块碧玉。”
“画中溪流澄凝,倒映山影,营造出空灵的禅意。”
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并援引《淮南子》《全宋词》经典文献佐证语义演变。因古籍及专业辞书无在线公开版本,来源信息标注纸质出版物ISBN代码以便查证。
“澄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éng níng,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引用或不同语境用法,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等)。
邦门备而不用褊隘贬没承重出污泥而不染初晰诞恣典雅地産地电底烦斗口齿風華逢接公甫攻掠浩浩寄巢絜操极呼疾呼基隆市经担精当景刻浄器迥超考系老版棱锐离舍理生拢边猫睛石末途模则蹑蹻千里无烟穷薮全体繞梁认购上台少待沈淫诗门霜露之悲素辞田螺贴零退责蛙鸣蝉噪威燀为德不卒无颠汙坏仙京小玉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