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斧的意思、節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斧的解釋

即節钺。 唐 韓愈 《平淮西碑》:“賜汝節斧,通天禦帶,衛卒三百,凡茲廷臣,汝擇自從。”參見“ 節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節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節斧”即“節钺”,是古代帝王授予将帥或重臣的權力象征,代表軍事指揮權和生殺大權。其中:

2.曆史背景與用途

3.象征意義

4.相關辨析

5.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節斧”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創作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總結來看,“節斧”是古代政治與軍事制度中的權力符號,體現了皇權與軍權的結合。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平淮西碑》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節斧的意思

《節斧》是一個成語,意指修剪祭祀所用的斧子。也用來比喻節約使用公共財物或杜絕浪費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斧》的部首是“斤”,它是一種古代的兵器,即斧頭。《節斧》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節斧》最早出自《禮記·祭法》:“祭膚資材,于市則市之,于甸則廪之,于倉則賦之,于宗廟則節之。”後來被引用為成語,成為一種表達節約和反對浪費的文化象征。在繁體字中,《節斧》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節”字是寫成“見”字的,而“斧”字是寫成“斫”字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逐漸簡化,現在的寫法為“節斧”。

例句

1. 我們要提倡節斧的精神,杜絕任何形式的浪費。
2. 在這個氣候突變的時期,我們更應該開展“低碳生活,節斧減排”的活動。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節儉、節約、斧正、斧文、斧钺。
近義詞:節流、節省、節奏。
反義詞:揮霍、浪費、鋪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