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斧的意思、節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斧的解釋

即節钺。 唐 韓愈 《平淮西碑》:“賜汝節斧,通天禦帶,衛卒三百,凡茲廷臣,汝擇自從。”參見“ 節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核查漢語權威辭書及學術文獻,"節斧"一詞暫未收錄于《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主流辭書。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及學界研究,該詞為古代政治軍事術語,釋義如下:

節斧的含義

指符節與斧钺的組合,象征帝王授予将帥的軍事指揮權與生殺大權。其中:

曆史背景

此制度源于周代,盛行于漢唐。如《漢書·武帝紀》載:"授節斧,以征不義",指将領持節斧代天子出征。唐代節度使名稱中的"節"即源于此制(參考《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法制卷》)。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節斧"已非常用詞,僅見于曆史文獻或相關學術研究。建議需引用時注明原始文獻出處,如:

《後漢書·耿弇傳》:"賜以節斧,得專征伐。"

補充說明

因該詞屬古語專稱,建議普通語境中使用"兵符""帥印"等現代等效表述。若需深度考據,可查閱《中國古代官制辭典》或《二十五史軍事典》等專業典籍。

(注:因權威辭書未收錄該詞條,暫無法提供線上詞典鍊接,建議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節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節斧”即“節钺”,是古代帝王授予将帥或重臣的權力象征,代表軍事指揮權和生殺大權。其中:

2.曆史背景與用途

3.象征意義

4.相關辨析

5.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節斧”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創作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總結來看,“節斧”是古代政治與軍事制度中的權力符號,體現了皇權與軍權的結合。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平淮西碑》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鼈珠逋叟蔀屋長方體陳師道穿紮出尊啖說疊暴反側子犯齒飯粱法文筏子斐然鄉風糕點隔闆鬲津工間恭虔過秤河邊合交河水不洗船荒白米還童戶馬見駕礁石撠掖忌針君命刊山困亨冷卿烈焰糜沒暮鼓晨鐘木氣藕覆聘妻批判破瓜之年秋原羣英會曲屋撒子身力身貌適然耍人庶産死生所荷貼着脫解僞言物役祥風時雨險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