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丑穢的意思、丑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丑穢的解釋

(1).丑惡污穢之行;丑惡污穢之事。常指閨門中的丑行。《世說新語·任誕》“有人譏 周僕射 ” 劉孝标 注引 晉 鄧粲 《晉紀》:“ 瞻 有愛妾,能為新聲。 顗 於衆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穢,顔無怍色。”《隋書·宇文智及傳》:“初以父功,賜爵 濮陽郡公 。蒸淫丑穢,無所不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或用術迷其家,使他丑穢疊出,憤鬱而死。”

(2).丑陋肮髒。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三:“一人戴破帽曳木履而來,形狀丑穢之極。問其門人,曰先生也。”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杜陵 不審,鼓其餘波;嗣後啼飢號寒、望門求索之子,奉為羔雉,至 陳昂 、 宋登春 而丑穢極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丑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詞義和文化内涵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1. 丑(醜)

    本義指相貌難看,《說文解字》釋為"可惡也",引申為羞恥、厭惡。在道德層面指行為卑劣,如《莊子·外物》"君子不為苛察,不以身假物"中的恥感文化關聯。

  2. 穢(穢)

    原指雜草叢生,《漢書·楊恽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即用本義。引申為污濁、肮髒,如《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的品德隱喻。

二、詞義整合

該詞最早見于六朝文獻,核心含義為丑陋肮髒,具體包含:

三、文化内涵

在傳統倫理觀中,該詞承載着雙重批判:

  1. 視覺厭惡:違背"潔靜精微"(《禮記·經解》)的審美标準;
  2. 道德審判:突破"禮義廉恥"的儒家倫理底線,如朱熹《朱子語類》"人若不知廉恥,便是丑穢之物"的倫理化表述。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3. 許慎. 說文解字注[M]. 段玉裁,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4. 王力. 古代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丑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chǒu huì,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指丑惡污穢的言行或事件
    常特指與閨門(家庭或私生活)相關的丑行,如道德敗壞、行為不端之事。例如《隋書》中記載宇文智及“蒸淫丑穢,無所不為”,即指其私生活混亂。

  2. 形容外貌或環境的丑陋肮髒
    可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外表邋遢、不堪入目,如宋代文獻提到“一人戴破帽曳木履而來,形狀丑穢之極”。


二、引證與典故


三、使用場景

  1. 描述道德敗壞的行為:如家庭丑聞、違背倫理的私密丑事。
  2. 形容肮髒邋遢的外表:如蓬頭垢面、衣着不整之人,或雜亂不堪的環境。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世說新語》《隋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罷牛寶甕冰蝕參彈慘痛钗雀長短說恥過寵號單利倒盭刁悍彫像飛靈非訾分資感詠根魁光敷觀政股骨孤懷過書孤尊化蛻貨質耠子監寐見上帝金安旌賞譏谑闊視覽聞辯見老攫掠取量規留連不舍镂塵廟濯旻蒼扭毆牌纛排氣污染抛調千叮咛萬囑咐的解釋青池清卿惸鳏桑杈生民同心協力吐欵晚半天兒揾染先鋒香輔香酥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