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泛浩摩蒼的意思、泛浩摩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泛浩摩蒼的解釋

亦作“泛浩摩蒼”。泛海摩天。形容文詞博大高深。語出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李杜 泛浩浩, 韓 柳 摩蒼蒼。”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八和》詞:“交遊少,約文房四友,泛浩摩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泛浩摩蒼”是一個典雅而富有意境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義溯源、整體意境及文學運用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泛浩

    “泛”指漂浮、漫遊;“浩”本義為水勢盛大(《說文解字》:“浩,澆也。從水告聲”),引申為廣闊水面,如“浩瀚”。此處“泛浩”即泛舟于浩渺江湖之上,象征超脫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釋“浩”為“水盛大貌”;《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注“泛”有“漂浮、遊蕩”義。

  2. 摩蒼

    “摩”意為觸摸、接近(《廣雅》:“摩,撫也”);“蒼”指蒼天、蒼穹(《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故“摩蒼”喻指觸及青天,淩雲高蹈,暗含志向高遠、精神自由的境界。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釋“蒼”為“青色,天空”;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摩”含“迫近”義。


二、整體意境與文學溯源

此成語出自元代散曲家喬吉《雙調·折桂令·自述》:

“泛浩摩蒼,半世疏狂。”

意為:遨遊于浩渺江湖,觸摸蒼茫雲天,半生放縱不羁,自在逍遙。全句以誇張的意象,塑造文人隱士縱情天地、超然物外的形象。

文學解析


三、文化内涵與引用範例

  1. 文化意蘊

    成語濃縮了中國文人的雙重理想:

    • 外在行為:寄情山水,遠離廟堂(如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内在精神:心遊萬仞,思接蒼穹(如蘇轼“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
  2. 現代運用

    可用于贊頌淡泊名利、胸懷曠達之人:

    “先生歸隱林泉,泛浩摩蒼,三十年不涉塵俗,真名士之風。”

    來源:文學化用例參考《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3. 《全元散曲》(中華書局,隋樹森編)
  4.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二版)

網絡擴展解釋

“泛浩摩蒼”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àn hào mó cā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形容文詞或文章博大高深,意境如同泛海摩天般廣闊深遠。其中,“泛浩”指泛舟于浩瀚的海洋,“摩蒼”意為觸及蒼天,二者結合比喻文辭的宏偉與深邃。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杜牧以“泛浩浩”形容李白、杜甫詩風的浩瀚,以“摩蒼蒼”比喻韓愈、柳宗元文筆的高遠。宋代劉克莊在《沁園春·八和》中化用此典:“交遊少,約文房四友,泛浩摩蒼。”。


3.用法與結構


4.近義詞與延伸

雖未明确列出近義詞,但可根據含義關聯到“海闊天空”“博大精深”等詞;反義詞如“淺顯易懂”“平鋪直叙”。


補充說明

此成語屬較冷僻的典故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評論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頒示比各不得死嶒嶄潮紅持疑不決逴俗絕物叢泊得虧點絢飛牒肺石風清焚枯幹崗告求過份含哺颢穹黑種人懽洽話談揮澣夥伴關系嘉遁劍頭一吷教道家宴津迳進利枯蒲麗春園留頭籠着手亂哄哄律學買贖岷山蘑菇戰術那堪盤迂平泉淺直阙漏蛇瘡生財有道身世湜湜斯事體大松裔踏腳闆鐵仙梯梁通允讬詞王筆文策文癡現時謝家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