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整的意思、方整的詳細解釋
方整的解釋
(1).形容人品性方正,舉止端莊。《三國志·蜀志·蔣琬傳評》:“ 蔣琬 方整有威重。”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其體望高亮,風格方整,接見之者皆肅然。”《新唐書·韋陟傳》:“﹝ 韋陟 ﹞風格方整,善文辭,書有楷法,一時知名士皆與遊。”
(2).指形式方正整齊。 晉 王羲之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園籬》:“凡作園籬法,于牆基之所,方整深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南一石,廉隅方整,為 毛 女拜鬥石。” 王統照 《號聲》:“西邊一帶樹了灰綠顔色栅門的住家房舍,什麼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珑的。”
詞語分解
- 方的解釋 方 ā 四個角都是暗乃謀咝位蛄雒娑際侵苯撬謀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階印保!邸 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區,地域:地方。
- 整的解釋 整 ě 有秩序,不亂:整齊。整潔。整然有序。 治理:整治。整改。整編。整饬(a.使有條理,整頓;b.整齊,有條理)。整裝待發。 修理,修飾:整形。整舊如新。 完全無缺,沒有零頭:整體。完整。 使人吃苦
網絡擴展解釋
“方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
形容人品性方正,舉止端莊
指人的品行正直、行為端正,強調道德修養和言行得體。例如《後漢書·劉熙傳》中提到相關典故,晉代葛洪在《抱樸子·遐覽》中也用“風格方整”形容人的威嚴與莊重。
-
指形式方正整齊
用于描述物體或布局的規整性,如建築、書法等。例如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批評書法過于“上下方整”而缺乏靈動。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 人物評價:如《三國志·蜀志·蔣琬傳評》稱蔣琬“方整有威重”,現代可用于稱贊他人正直可靠。
- 環境描述:如“地方整潔”“布地鹽初撒,穿帷粉乍黏”(詩詞例句)。
三、補充說明
- 詞源:由“方”(正直)和“整”(誠實)組合而成,兩者均強調端正的品性。
- 反義詞:輕浮、散亂(需結合具體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抱樸子》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整(fāng zhě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修整、整齊。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方字旁,共包含七個筆畫。方整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書寫風格和用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方整」。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方整的古代寫法為「方正」。
以下是方整的幾個例句:
1. 請你方整好書架上的書籍。
2. 她一直以來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總喜歡打扮得方整一點。
3. 情緒的方整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方整的一些相關詞彙有:
組成:構成、組織、形成
近義詞:整齊、整理、規整
反義詞:雜亂、混亂、不整齊
以上是關于方整這個詞的簡單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需要幫忙解答,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