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羣寮"。2.百官。
亦作“群寮”。百官。《漢書·王莽傳上》:“羣僚衆位,而公宰之。” 唐 孫樵 《與李谏議行方書》:“於是膠羣僚之口,縛諫官之舌。” 唐 劉禹錫 《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在藩聳萬夫之觀望,立朝賁羣寮之頰舌。”
“羣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群僚”,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發音與基本含義
拼音為qún liáo,其中“羣”是“群”的異體字,意為“衆多”;“僚”指官吏或同職官員。合指“百官”或“同僚群體”,特指共同任職的官員。
字詞解析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如: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中,需注意其異體字“羣寮”的寫法。
總結來看,“羣僚”是古代對官員群體的統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代範圍。若需進一步分析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或唐代詩文等原始出處。
"羣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衆多的官員或同僚。
"羣僚"的部首分别為“羊”和“亻”,其中“羊”作為聲旁,表示與“羊”有關的意思,“亻”為人字旁,表示與人有關的意思。這個詞共有20個筆畫。
“羣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場。在古代,朝廷中的官員和同僚為了共同處理政務,形成了一種共事的群體。因此,這個詞開始代表官員和同僚的集合。
《羣僚》這個詞在繁體中被寫作“群僚”。
在古代,羣僚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一種古代寫法是将“亻”寫成“⺅”,将“僚”寫成“僦”,漢字的形狀和結構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一定的變化。
1. 他的羣僚們都對他的決策表示了支持。
2.在工作中,與羣僚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非常重要。
羣僚的組詞有:羣僚關系、羣僚合作、羣僚推舉等。
羣僚的近義詞有:同僚、同事、官員。
羣僚的反義詞是個人、獨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