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章的意思、醮章的詳細解釋
醮章的解釋
設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
詞語分解
- 醮的解釋 醮 à 古代婚娶時用酒祭神的禮:再醮(再婚)。 道士設壇念經做法事:打醮。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章的解釋 章 ā 歌曲詩文的段落:章節。章句。樂章。章回體。順理成章。斷章取義。 條目,規程:章程。章法。簡章。黨章。約法三章。 修理:雜亂無章。 花紋,文采:黑質而白章。 戳記:圖章。蓋章。 佩帶的身上的标志
專業解析
醮章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醮”與“章”組合而成,主要用于道教文化語境,指道教齋醮儀式中所使用的特定文疏或表章。其詳細釋義如下:
-
基本釋義與詞源構成
- 醮 (jiào): 本義指古代婚禮中的一種敬酒儀式,後引申指僧道設壇祈禱神靈的祭祀活動,即“齋醮”。道教中,“醮”特指通過特定儀軌、焚香誦經、上章奏表等方式溝通神靈、祈福禳災的宗教儀式。
- 章 (zhāng): 原指音樂的一曲或詩文的一段,引申為文書、奏本、文件。在宗教語境下,指呈遞給神靈的文書。
- 醮章: 因此,“醮章”專指在道教齋醮法事中,由高功法師書寫并焚化,用以向神靈禀告事由、表達祈願、忏悔罪過或薦拔亡魂的正式文書。其性質類似于呈遞給天庭或神靈的“奏疏”或“表文”。
-
宗教文化内涵與功能
醮章是道教齋醮科儀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着溝通人神的重要功能:
- 上達天聽: 醮章被視為信衆或法師向神靈傳達心願、祈求庇佑、忏悔罪愆的正式渠道。通過法師的存思、念誦和焚化儀式,将章文的内容送達相關神靈。
- 申明事由: 章文中需清晰寫明舉行齋醮的原因(如祈福、消災、超度、謝恩等)、主法者與信衆的姓名、祈求的具體内容以及表達虔誠的祝詞。
- 規範儀軌: 醮章的書寫格式、内容要素、呈遞程式(如焚化)都有嚴格的宗教規定和傳承,體現了道教儀式的神聖性與規範性。
- 象征意義: 焚化醮章象征着信息的傳遞與轉化,将凡間的祈願轉化為神靈可接收的信息,是儀式中“通神”的關鍵環節。
-
文體特征與内容要素
醮章作為一種特定的宗教應用文體,通常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參考資料來源:
- 道教經典總集《道藏》中收錄的諸多科儀典籍(如《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道門定制》等)對醮章的格式、内容和使用有詳細記載。現代整理本可參考《中華道藏》。
- 大型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醮”和“章”的詞義演變及“醮”在宗教儀式中的含義有詳細解釋,為理解“醮章”提供了詞源學基礎。
- 專業道教研究工具書《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對“醮章”(或稱“章詞”、“章文”)的定義、功能及其在齋醮中的地位有明确闡述。
網絡擴展解釋
“醮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ào zhāng(注音:ㄐㄧㄠˋ ㄓㄤ),其核心含義為設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宗教儀式性
指通過設齋(道教或佛教的祭祀儀式)祭天,并撰寫表章向天庭奏告祈求。這種儀式多與祈福、禳災等宗教活動相關,常見于古代道教或宮廷祭祀場景。
-
曆史典故
根據《隋書》記載,隋朝鄭譯曾因被皇帝疏遠,私下召道士設醮章祈福,結果被婢女告發為“巫蠱”,最終被除名。這一事件反映了“醮章”在古代政治與宗教中的敏感性。
延伸解釋
-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醮章”可引申為文書封條或權威性決定,但此說法僅見于個别來源,可能與詞義的演變或誤用有關,需謹慎參考。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古代宗教儀式或曆史文獻中,例如:“道士設醮章以禳災”“醮章祈福,觸犯禁忌”等語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儀式流程或曆史案例,可參考《隋書》等古籍或道教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曲背水陣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層台累榭車費誠歸抽捐出動垂沒刺邪裡麤壯跌逿動悟斷經斷蜺繁茂風掣雷行改行遷善高蹇閨流漢土河陽靜盡精疎徑廷金虎金燧舅祖闶阆亢心憍氣礦脈老山漢了畢淩制靈主馬氂漭漭鳥彜偶函數刨工仆旅繦保慶輝清夷熱潮容奸三倫殺雞為黍贳貸壽斝衰齒孰谏輸情豎義台谏屠家問話舞刀躍馬先王纖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