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皜潔”。明亮潔白。 唐 徐彥伯 《比幹墓》詩:“玉牀逾皜潔,銅柱方歊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稍後則 老君 危然,鬚眉皓潔,晏坐而對之,皆玉6*乳之所融結。” 清 曹寅 《月上歸至西軒》詩:“誰知竹西月,皓潔在 莎廳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皓潔漢語 快速查詢。
“皓潔”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含義 指物體或景象的明亮潔白,強調無瑕的純淨感。例如形容月光、白雪、玉石等自然事物,也可用于比喻人物的高潔品質。
二、詳細解釋
詞源構成
古籍用例
唐代徐彥伯《比幹墓》中“玉牀逾皜潔”形容玉石的透亮,明代《徐霞客遊記》用“鬚眉皓潔”描繪人物須發的潔白。
三、使用場景
提示:若需了解該詞在詩詞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徐霞客遊記》或唐代詩文。
《皓潔》(hào jié)形容詞,意為明亮清潔,光明耀眼,通常用來形容潔白明亮的物體、場景或狀況。
《皓潔》由兩個部首組成:白部(⺳)和水部(⺡)。它的總筆畫數為七畫。
《皓潔》是由《說文解字》所定義的字。該字最早見于漢代,意為潔白明亮。
《皓潔》的繁體字為「皜潔」。
古代漢字中,「皓潔」的寫法可能存在一定變化。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皓潔」的寫法為「皝潔」。
1. 她的笑容潔白明亮,宛如一輪皓潔的月亮。
2. 在清晨的陽光照耀下,雪地變得皓潔而閃耀。
1. 舒皓潔(shū hào jié):形容非常潔白明亮。
2. 皓潔無暇(hào jié wú xiá):形容十分潔白幹淨,沒有任何瑕疵。
1. 潔白(jié bái):形容非常潔白,與皓潔意義相似。
2. 明亮(míng liàng):形容光線強烈,通透明亮。
暗淡(àn dàn):與皓潔相反,形容不明亮、暗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