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貢的意思、方貢的詳細解釋
方貢的解釋
四方的土貢。亦指方土的貢物。《周禮·夏官·懷方氏》:“懷方氏,掌來遠方之民,緻方貢,緻遠物,而送逆之,達之以節。” 唐 盧綸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詩:“傳詔收方貢,登車著賜衣。” 宋 曾鞏 《賜高麗诏》:“而爾東國之君,款誠内附,數遣使者,乘不測之川,獻其方貢。”
詞語分解
- 方的解釋 方 ā 四個角都是暗乃謀咝位蛄雒娑際侵苯撬謀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階印保!邸 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區,地域:地方。
- 貢的解釋 貢 (貢) ò 獻東西給上級,古代臣下或屬國把物品進獻給帝王:進貢。納貢。貢獻。貢品。貢賦。 封建時代給朝廷薦舉人才:貢生(指經科舉考試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人)。貢舉。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網絡擴展解釋
“方貢”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方貢”指四方的土貢,即古代各地向中央政權進獻的本地特産或珍貴物品。其中“方”指方位或地方,“貢”即貢品,合稱表示地方進獻的貢物。
2.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懷方氏》:“掌來遠方之民,緻方貢,緻遠物。”,說明周代已有通過“方貢”制度管理地方物資的體系。唐代盧綸詩句“傳诏收方貢,登車著賜衣”,則反映了唐代方貢的征收與賞賜場景。
3.構成與擴展含義
- “方”:既指地理方位(如東、南、西、北),也泛指地方或區域。
- “貢”:本義為進獻物品,後延伸為選拔人才(如“貢生”)。
因此,“方貢”不僅包含物質貢獻,也隱含地方對中央的臣服關系。
4.應用實例
宋代曾鞏在诏書中提到高麗“獻其方貢”,表明該詞亦用于描述藩屬國向中原王朝進貢的行為,進一步擴展了其外交層面的意義。
“方貢”是古代政治與經濟制度的重要概念,體現了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物資流動和權力關系。其核心在于通過貢品維系統治秩序,相關記載多見于史書及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方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官員所貢獻的物品或才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方貢的部首是方字旁,共有8畫。
來源:方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制。古時候,官員們在特定的場合向上級貢獻物品或表現出色的才能,這些貢獻被稱為方貢。
繁體:方貢(貢為繁體字,讀音和方貢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方貢可以用類似于現在的寫法,隻是部分字形可能略有差異。
例句:他通過方貢獲得了晉升的機會。
官府每年都會舉行方貢的儀式。
組詞:無特定組詞。
近義詞:獻貢、貢物、奉獻。
反義詞:接受、索取、抵賴。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